記者從3月3日上午召開的陜西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大省,“十四五”時期,陜西省將從四個方面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初步提出五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降低15%。
會上,陜西省發改委副主任李生榮介紹說,為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在“十四五”時期,陜西省將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到2025年在陜西經濟結構中,制造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3%。同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降低對能化產業的依賴。
“‘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形成的萬億產業是先進制造業,主體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巨大的結構性變化。”李生榮說。
與此同時,陜西省還將優化能源結構,加快電源結構調整和空間布局,大力發展風電和光伏,有序開發建設水電和生物質能,擴大地熱能綜合利用,提高清潔能源占比。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650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6%。
此外,“十四五”時期,陜西還將積極擴大森林碳匯規模,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工程,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6.5%,森林蓄積量達到6.2億立方米。
提升應對氣化變化能力。實施溫室氣體排控與污染防治協同治理,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推進建筑、交通和農業等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擴大碳捕集與封存等重點減排技術應用,初步提出五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降低15%。(李卓然 蘇靜萌)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