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開啟絲綢之路考古的東方視角——記“三秦楷模”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

2021-03-19 08:56:40  來源:各界新聞網  


[摘要] 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由王建新教授領銜,8名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骨干教師、12名學生組成,吸收國內外19家合作單位的59名成員先后參與。通過20余年孜孜不倦的考古研究,最終確認《史記》《漢書》等文獻記載的古代月氏和康居的文化遺存。...

  2017年,拉巴特墓地發掘現場,來自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的考古學者正在聯合開展考古發掘工作。 (西北大學宣傳部提供)

  □ 實習記者 馬少培

  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由王建新教授領銜,8名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骨干教師、12名學生組成,吸收國內外19家合作單位的59名成員先后參與。通過20余年孜孜不倦的考古研究,最終確認《史記》《漢書》等文獻記載的古代月氏和康居的文化遺存。把中國游牧文化考古理論和實踐帶入國際領先水平,為絲綢之路考古提供了廣為認可的“中國方案”。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國內外廣泛關注。今年2月,該團隊集體榮獲陜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稱號。

  1999年,一支由西北大學考古專業專家教授和學生組成的考古隊,走出“象牙塔”,走進茫茫戈壁,這一走就是20余年。

  從1999年首次提出開展境外考古,到2009年初步確定開展中外聯合考古的基本目標與思路,再到2019年在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歷史博物館舉辦“中烏聯合考古成果展——月氏與康居的考古發現”……

  談起選擇這條艱辛考古之路的緣由,絲綢之路考古中心主任、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隊長王建新一語道出其意義所在——“對絲綢之路的考古研究不應只有西方視角,還應有東方視角。”

  “中國境內月氏的考古文化遺存在哪里?要知道,中國才是月氏的故鄉。”30年前,日本著名考古學家樋口隆康來西北大學作關于阿富汗考古的學術報告時的發問,讓王建新記憶猶新。

  月氏是曾經活躍在我國西北地區的游牧民族,在西漢時被匈奴擊敗后西遷中亞。公元前138年,為聯合大月氏夾攻匈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由此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道路,標志著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全線貫通。

  作為一名國內考古學者,卻說不清楚一支故鄉在中國的游牧民族的歷史蹤跡;絲綢之路的開創者是中國人,但其考古研究卻被歐美及俄羅斯、日本學術界所把持和主導……樋口隆康之問,讓王建新下定決心,“一定要在絲綢之路考古方面有所建樹!”

  從1999年開始,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數百次往返于陜西、甘肅、新疆等地。在實踐中提出了“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的理論,打破了學術界長久以來“游牧民族居無定所”的論斷。2007年,團隊在東天山地區發現了疑似大月氏王庭遺址的“東黑溝遺址群”,該成果入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然而這個重大發現到底是不是大月氏遺址?要想得到國際學術界公認,就必須走進中亞,沿著其西遷路線“走出去”,找到西遷中亞的大月氏遺存,做到兩相印證。

  “走出去,開展境外考古,掌握世界文明的一手資料。只有把我們中國放在世界文化大格局下看待,才能更清晰地認知中華文明的特質和優勢。”在王建新倡導下,考古隊走出了國門。

  從東天山出發,追蹤月氏西遷路線,到達烏茲別克斯坦。

  “走出國門,邁進中亞,最難的是沒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鑒、沒有充足的條件保障,有時還會遇到當地學者的疑慮,還要克服陌生環境和語言的隔閡。”考古隊成員任萌回想起剛到中亞時的那些日子,眼圈微微泛紅。

  在大漠戈壁,考古隊員們通常是一邊忍受著太陽暴曬、蚊蟲叮咬,一邊開探方、看剖面、清理文物。

  “住過廢棄的工廠、牧民的羊圈,甚至在深山戈壁就地宿營。”考古隊員有句口頭禪這樣說:“真心熱愛就不會覺得苦。困難和危險,只會激發我們的斗志。”

  在克服了各種不利因素后,考古隊逐步探索出“大范圍系統區域調查與小規模科學精準發掘相結合”的研究模式,并且與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簽署關于“西天山西端區域古代游牧文化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項目合作協議,積極與烏方共建“絲綢之路人類與環境國際聯合實驗室”,雙方組成聯合考古隊進行連續多次系統的考古調查。

  2015年,考古隊先在撒馬爾罕西南的西天山北麓山前地帶找到了屬于康居文化遺存的撒扎干遺址,這個發現令人振奮不已,因為據《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張騫當年正是經康居抵達月氏的。

  2016年,考古隊在烏茲別克斯坦南部小城拜松發現了拉巴特墓地,經過對時空范圍、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系統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界一致認可,拉巴特遺址很有可能就是尋找已久的西遷中亞的大月氏。考古隊用中國話語為闡釋絲綢之路真實歷史提供了實證資料和科學依據。

  2019年,“中烏聯合考古成果展——月氏與康居的考古發現”在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歷史博物館展出,引起當地公眾、國際學術界以及全球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也給予了高度贊揚,肯定了中烏聯合考古隊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同年,費爾干納盆地四國聯合考古工作在吉爾吉斯斯坦啟動,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四國學者,開創了中外聯合考古工作的新局面。

  自從走進中亞國家那天起,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就尊重當地國情民情,創立和推行了人才培養、遺址保護、考古發掘三結合的工作模式。在發掘過程中,考古隊毫無保留地向共同參與的中亞國家考古隊傳授知識和技術,為他們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

  烏茲別克斯坦留學生蘇河就是王建新指導的第一個外籍博士。他說:“中國的老師,不僅毫無保留地教導我,還為我國的遺址保護、文物保護做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從老師那里,我學到了大愛無私。未來,我也將會成為中烏文化交流的使者。”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促進與絲路沿線國家文明交流互鑒。“走出去”的12年,中亞考古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確認了西遷中亞后的大月氏所遺留的考古學文化特征和分布范圍后,厘清古代月氏與貴霜的關系就成為必須面對的新課題。目前,他們正在通過多學科的方法和技術手段,完善證據鏈條,力求使全新的研究結論獲得國際學術界的認可。

  對于未來,年過花甲的王建新坦言,絲綢之路考古和文物保護任務長期而艱巨,它將伴隨“一帶一路”建設始終。他說:“要走的路還很長,我們設想把考古工作拓展到整個亞洲地區甚至更遠的地方,需要一批批年輕學者接續加入,我愿作年輕一代學者的墊腳石。”

  在考古隊每位成員心中,為絲綢之路考古獻上“中國方案”,讓月氏研究發出“中國聲音”,永遠是他們團隊奮斗求索的目標。

編輯: 張潔

相關熱詞: 三秦楷模 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长岛县| 亳州市| 新昌县| 长兴县| 敖汉旗| 江源县| 通州区| 威宁| 安西县| 资兴市| 休宁县| 都昌县| 临汾市| 黄陵县| 明光市| 东乌| 信阳市| 泗阳县| 屯昌县| 泊头市| 五华县| 博湖县| 邯郸市| 郸城县| 神农架林区| 阿图什市| 大宁县| 晋城| 石泉县| 淳化县| 平舆县| 东山县| 北辰区| 宽城| 临洮县| 黄山市| 丰台区| 商河县| 乡宁县| 建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