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元研發投入獎勵專項資金、1億元硬科技企業專項資金、1億元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項資金……近日,隨著西安高新區公布《關于支持硬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以“真金白銀”夯實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基礎的高新區,再度在“硬科技”賽道上搶跑。
搶占先機做實創新鏈
伴隨著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要求,科技創新的重點就圍繞持續聚焦硬科技,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展開。
解難題需妙招,自從“硬科技”概念提出,西安高新區作為代表西部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前沿的園區,鼓勵企業從市場需求出發,在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上將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解決好從“科學”到“技術”的轉化,在每個環節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產學研各方共同介入創新。為提振信心、凝聚共識,西安高新區運用政策支持、產業落地、資金扶持、平臺搭建等一系列措施相結合,為區內企業創造出發展的沃土。在高新區的大力支持和幫扶下,區內企業研發出如:超寬禁帶氧化鎵功率器件、超高強韌鎂基復合材料、物聯網核心芯片等業界領先的硬科技成果,讓大家看到科技創新給予產業升級發展的強大助推作用。
因此,在此次《措施》中,西安高新區提出“開展關鍵技術公關‘揭榜掛帥’”“支持核心技術研發與轉化”等具體方法以及億元資金保障,進一步鼓勵高價值知識產權運用,激發硬科技發展創新動力,讓創新從實驗室走到生產線上,走到市場最前沿。
緊抓關鍵做優產業鏈
增強創新鏈才能做優產業鏈,做優產業鏈才能保持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為此西安高新區以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發展,形成了以核心和關鍵技術為主導的產業鏈升級布局。
以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為例,西安高新區內多家科技型企業發揮優勢,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讓智能芯片、AI智能測溫系統、大數據追蹤系統、64線激光雷達、著陸巡視器多光譜相機等一系列創新成果,不僅持續為疫情防控提供大數據技術支撐,更驅動高新區硬科技產業向產業鏈頂端進一步邁進。
為了鞏固優勢,持續提升,西安高新區此次《措施》中圍繞產業鏈和創新鏈的雙鏈融合,推出了4條措施,從多重方面為硬科技發展保駕護航。其中在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方面,每年設立1億元以上硬科技上市企業專項資金,給予10家以上硬科技企業上市獎勵;通過上市服務“綠色通道”和上市培育基地全方位助力硬科技企業上市發展。在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方面,每年設立1億元研發投入獎勵專項資金,擇優對100家規模企業給予研發投入增量獎勵;全面落實國家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在加大科技企業梯度培育方面,每年設立1億元硬科技企業專項資金,擇優對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予以支持,同時在用房用地、項目申報、資質認定、投融資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在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方面,每年設立1億元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項資金,每年新培育10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獎勵,對規模超過億元的企業加大獎勵;引導高成長性科技企業納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同時鼓勵服務機構開展高新技術企業挖潛和認定服務。
干貨滿滿、誠意十足的措施,都讓西安高新區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成果轉化和激勵機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規劃越來越清晰明確,也讓入區企業感受到了發展的勃勃生機。
整合資源做優生態圈
從早前發布的硬科技產業發展規劃、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行動方案、金融支持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到此次發布的《措施》,通過打造硬科技創新創業載體以及為硬科技讓創新人才設立專項資金,西安高新區在著力打造出一個營商環境最優、人才隊伍最強、創投氛圍最佳的硬科技生態圈。
正如西安市副市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馬鮮萍強調,西安高新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增強參與全球化發展的科技創新競爭力;要面向經濟主戰場,增強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引領力;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增強現代化建設的科技支撐能力;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增強對美好生活的科技服務能力。通過這些措施,真正讓政策發揮出最大效應,為企業開展科技創新賦能,弘揚創新文化,積極營造尊重人才、尊重創新、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進一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創新活力。
未來幾年,西安高新區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和生命科學四大領域,實施包括第三代半導體、光子技術與產業、5G和云計算、航空航天等在內的八大強鏈行動。到2025年,硬科技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硬科技企業超過3000家,研發投入強度達15%,硬科技技術成交額達1000億元,硬科技上市企業超過30家,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硬科技創新示范區。(陳嵐)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