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記者從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管委會獲悉:《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從管理體制、投資促進與貿易便利、金融服務、“一帶一路”經濟合作與人文交流、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與監管、法治保障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和細化。
在投資促進與貿易便利方面,《條例》明確,自貿試驗區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實施管理。自貿試驗區應當加大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扶持力度,支持跨境電商企業、跨境電商平臺企業、跨境電商服務企業以及跨境電商公共機構和組織等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在通關、稅收征管和支付結算等方面依法給予便利。
在金融服務方面,《條例》明確,支持各類金融機構根據國家規定,在自貿試驗區進行組織體系和金融產品、業務、服務以及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創新。開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推動人民幣作為自貿試驗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貿易和投資計價、結算的主要貨幣。鼓勵自貿試驗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在自貿試驗區探索建立期貨交易市場,開展農產品、能源產品期貨交易。
在“一帶一路”經濟合作與人文交流方面,《條例》明確,自貿試驗區應當發揮中歐班列(西安)國際運輸功能,支持其提升運營規模、效率和質量。加快建設西安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和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立多功能、綜合性、數字化中歐班列(西安)服務平臺,拓展中歐班列(西安)境內區域集拼和跨境電商、快件、郵件業務。利用開放第五航權,引進更多國際客貨運航線,拓展國際貨物運輸業務,建設高效、便捷的中轉機場。建設以航空運輸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建設臨空經濟示范區。
在服務與監管方面,《條例》明確,自貿試驗區應當推進政府管理由注重審批轉為注重服務和事中事后監管,優化政務服務。應當創新政務服務模式,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和公共服務數字化,整合優化網上辦事系統及業務流程,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實行更加開放的國內外人才引進政策,制定高層次、急需以及特殊類型人才認定評價和服務保障制度,為人才簽證、停留居留、技術移民、項目申報、就業創業、子女入學、住房和醫療保障等提供便利。(記者崔春華)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