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滿淑涵)6月2日,省統計局發布“十三五”時期陜西對外貿易發展報告。“十三五”期間,我省利用區位優勢,依托完善的基礎設施、雄厚的科教實力、良好的工業基礎和高質量的人力資源,全面提升對外開放發展水平,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經貿往來、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斷突破,取得了顯著發展成果。
報告顯示,“十三五”期間,我省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15491.38億元,同比“十二五”期間增長1.3倍,年均增長14.8%,高于全國9.2個百分點。從外貿主體看,外貿經營主體多元化取得顯著實效,形成了外資企業占主體、私營企業顯活力、國有企業穩發展、集體企業快增長的外貿市場格局。
此外,外商投資企業在我省經濟發展中發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提供資金、擴大出口、引進先進技術和提升研發能力、優化產業結構以及推進體制改革等方面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十三五”期間,我省簽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累計實現310.40億美元,較“十二五”期間增長34.6%,年均增長6.8%。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