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閆智
據西安市交警支隊6月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420萬輛,位居全國第七位,駕駛人突破500萬人。
“現在開車出門太難了,到處都是占道施工,讓原本就不寬敞的道路變得更加擁堵。”家住太白南路的張樺說,早晚高峰本來就比較擁堵,再加上車輛亂停亂放、肆意占道,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道路交通始終是老百姓關心的問題,也是省政協委員劉小強一直心系的事情。
“西安的交通擁堵指數一直高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而在實際生活中,市民也對西安的交通擁堵現象意見很大。”劉小強在調研后認為,造成擁堵的原因主要是城市管理水平低下。
今年省兩會上,劉小強在《關于提升西安市交通通行效率的提案》中建議,西安要發揮大數據作用,科學設置紅綠燈,對道路交通標識進行網格式排查,排查道路開挖點,明確道路管理統籌部門,對地下管、網、線、氣、電等方面進行協調,杜絕相近時間段多次開挖現象;加大交通硬件設施投入和非機動車管理力度,全面提升西安交通通行效率。
記者從西安市交警支隊了解到,西安市城市規劃以主城區為中心的規劃布局早已形成,隨著城市規模的快速擴大,大量交通無法快速發散,造成主城區交通壓力;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停車供需矛盾尖銳,造成大量車輛占道停放影響道路通行。
“我們采取了工程改造、標線施劃、加強疏導等舉措,目前已完成54處重點交通擁堵點段的治理。”據西安市交通局副局長李斌科介紹,為持續提升城市路網密度,西安先后打通了59條“斷頭路”,完成了599條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建成次支路26條、在建36條,持續疏通城市毛細血管。
科學設置紅綠燈可以極大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在紅綠燈科學設置上,西安市交警部門聚焦信號調優“智能化”,實施城市全方位交通管理新模式。
“截至目前,西安交警部門已完成主城區1341處信號燈智能化改造,組建西安交警信控中心,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點段,開展常態化信號調優行動。”西安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譚建華表示,目前西安市第二批改造即“十四運信號燈智能化改造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屆時西安主城區將基本實現智能信號燈全覆蓋。
李斌科表示,根據2021年全國擁堵前15個城市最新排名,西安市已從第2名降到了第13名,西安市核心區5月高峰擁堵指數為4.95,屬于輕度擁堵級別。
當前西安市正進入十四運會籌備工作沖刺階段,道路交通尤為重要。為保障十四運會交通順暢,西安交警部門緊扣十四運會交通保障,全警動員做好重點區域、重點線路的交通管理,率先使用國內領先的自適應主動發光標志,通過建設智慧引導交通指路標志、可變信息引導標志等措施,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針對“17+25”涉賽迎賓線路改造提升工作,西安交警與市級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全力做好涉賽迎賓線路配套交通設施提升工作,施劃交通標線19.5萬平方米,新增標志牌649面。西安交警支隊申請專項資金,啟動公交專用道項目,通過增設公交專用道、非機動車道指示標志,施劃彩色防滑路面,優化公交專用道交通標線設置,強化公交車、非機動車路權保障,加強通行指引。目前已對西安紡渭路、雁塔西路等10條路段,76處路口的公交專用道配套交通設施進行了優化提升。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