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頌華和范啟嶺佩戴“光榮在黨五十年”勛章合影留念
□ 實習記者 劉凡銆 文/圖
“作為老黨員,我們為祖國百年光輝歷程感到無比驕傲。”7月1日,在觀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后,楊頌華與老伴兒范啟嶺振奮不已,甚至幾度流下了熱淚。
80歲的范啟嶺和77歲的楊頌華都曾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教師,兩人教書育人數十載。1965年8月25日,楊頌華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她就讀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雷達導航專業,班里女生只占五分之一,作為女生組為數不多的黨員,她認為入黨是至高無上的殊榮。入黨那天,她舉起右手莊重地向黨旗宣誓,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好模范帶頭作用,多做好事善事、用真情為祖國發展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入黨第二天,楊頌華便隨班級一起前往農村接受社會主義教育,體驗農村生活。在4個月時間里,她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一起下農田、干農活,朝夕相處中,她與農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體會到了農民的不易,希望能幫助農民過上好生活。同時,她也認識到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更加堅定了為教育事業奉獻終身的決心。
從農村回來后,楊頌華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電子線路基礎課。因為電子線路方面的知識更新迭代速度快,為了給學生們傳授最前沿的理論知識,她下課后就直奔圖書館查閱最新的學術資料和書籍,還經常去聽學術講座,每次都學到深夜才回家,睡覺前還在重溫新學的專業理論。“作為一名黨員,就要有鉆研精神,只有自身知識儲備足夠豐厚,才能為學生們帶來思想的啟迪。”她說。
楊頌華和范啟嶺十分關注學生的成長,他們經常在課后與學生談心。久而久之,學生們把他們當作家人,有心事或者生活難事就找他們傾訴。每當有學生登門拜訪,夫婦二人都非常高興,還會特地買來新鮮食材,為學生們做一頓熱氣騰騰的飯菜。
令夫婦倆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叫作陳騰波的學生。讀研期間,陳騰波的母親身患重病,他整日心事重重,上課注意力也不集中,甚至起了輟學打工的念頭。范啟嶺注意到陳騰波的變化后主動關心他,每周課余時間邀請他來家里共進晚餐,與他促膝長談,鼓勵他不要放棄學業,還幫他規劃人生目標。
“在我們反復的勸說鼓勵之下,陳騰波改變了心意,繼續讀書深造,如今還有了一份好工作。”范啟嶺說,陳騰波現在還經常來看望他們,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盡管時隔多年,但他們之間的情誼從未改變。范啟嶺夫婦也感到非常暖心,他們不僅為學生指明了人生方向,送去了善意,同時也在用點滴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的初心使命。
范啟嶺始終謹記入黨誓詞,銘記著自己的拳拳初心。十余年的教師生涯后,他被調入學校實驗室設備處擔任處長。上任不久,他就制定了黨員干部分發最低獎金制度,嚴格要求每一位黨員干部必須干活在先,吃苦在前,時至今日,他依然貫徹艱苦樸素的作風,舊衣服穿了多年還舍不得扔。
1971年,范啟嶺忍著心痛離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與學校老師們一起前往安徽六安一處雷達廠研制炮瞄雷達,長達一年時間不能與家人聯系。在此期間,他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將研制炮瞄雷達視為自己最重要的事,盡管身處他鄉,無比思念孩子與妻子,他也不曾抱怨,更沒有輕言放棄。“國家的事就是最大的事。”范啟嶺語氣堅定地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