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榮)8月9日,記者從省林業局了解到,《陜西省“百萬畝綠色碳庫”試點示范基地建設規劃(2021—2030年)》日前通過專家評審,未來10年,我省將建設112個“綠色碳庫”示范基地,總面積達112萬畝。經測算,“百萬畝綠色碳庫”試點示范基地建設完成后,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63萬噸,釋放氧氣560萬噸。
該建設規劃提出,力爭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蓋陜西全省、類型多樣的高標準“綠色碳庫”示范基地70個、面積70萬畝,森林蓄積量增加185萬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338萬噸;到2030年,在鞏固提升已建“綠色碳庫”示范基地基礎上,新建高標準“綠色碳庫”示范基地42個、總面積達到112萬畝,森林蓄積量增加320萬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585萬噸。
專家認為,推進“百萬畝綠色碳庫”試點示范基地建設,對實現陜西“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及應對氣候變化有著重要意義。省林業局將通過集約經營和技術升級,建設一批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高質量“綠色碳庫”試點示范基地;通過試點示范基地建設,探索適合陜西的“綠色碳庫”建設模式和林業碳匯計量監測交易機制,帶動全省生態空間產能升級達峰,降低生態空間碳源效應,提高碳匯效應。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