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滿淑涵)記者8月31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獲悉,經各省(區、市)衛生健康委(老齡辦)推薦、專家集中評審與書面復核,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擬命名993個社區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這是全國首批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區。其中,陜西36個社區入選。
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去年年底印發《關于開展示范性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在居住環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務、養老服務、社會參與、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探索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模式和長效機制,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在全國建成5000個示范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到2035年,全國城鄉實現老年友好型社區全覆蓋。
按照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要求,各地要圍繞改善老年人居住環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提升為老服務質量、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為老服務科技化水平以及管理保障等方面內容,積極開展宣傳動員和組織培訓等活動,扎實推進創建工作。
除加強適老化、無障礙改造外,還應利用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及社會化資源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潔、緊急救援、康復輔具租賃、精神慰藉、康復指導等多樣化養老服務。廣泛開展以老年人識騙、防騙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建立定期巡訪獨居、空巢、留守、失能(含失智)、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的工作機制。開展有利于促進代際互動、鄰里互助的社區活動,增強不同代際間的文化融合和社會認同。開展“智慧助老”行動,依托社區加大對老年人智能技術使用的宣教和培訓,并為老年人在其高頻活動場所保留必要的傳統服務方式。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