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新華社 發
西部網訊(記者 劉望)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陜西作為航天企業較為集中的省份,為本次發射的火箭和飛船以及太空艙提供了多項細心服務。
金牌動力為“神十三乘組”服下定心丸
航天六院承擔了本次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神舟十三號飛船出征的各種主推力及姿軌控發動機、熱控分系統及生命保障系統泵閥等的研制任務,并配套了返回艙、推進艙兩套推進子系統和9種22臺泵閥產品。
為進一步確保航天員的安全,2021年起,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采取“發射一發、備份一發”及“滾動備份”的發射模式。也就是說,作為中國航天史上首枚集應急救援和發射任務于一身的火箭,長二F遙十三火箭從“起立就位”到“交接換崗”,“站”著值班5個多月,再加上發射準備時間,其站立時長創下了中國載人運載火箭之最。
推進分系統為“神十三乘組”保駕護航
在這長達半年的時間里,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們要進一步驗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的關鍵技術。推進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決定了航天員的生命安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推進分系統由六院801所全面負責研制,該分系統由返回艙推進子系統和推進艙推進子系統共同組成。
本次載人飛船與空間站核心艙的交會對接任務,將由飛船上的推進系統完成精準定位、靠攏、調節等任務,擔負全程保駕護航的職責。推進系統還將為飛船變軌機動、姿態調正及定向、飛船脫離飛行軌道返回地面以及飛船返回再入大氣層等提供動力。
不僅如此,為了保證推進系統的可靠性,科研團隊采取了大量的冗余設計,保證發生一次故障,推進分系統仍能照常工作;即便發生兩次故障,仍能保證航天員安全返回??蒲腥藛T還對飛船上的推進艙和返回艙推進子系統以最嚴格的標準采取措施,以保證推進劑和氣體無泄漏,確保載人航天的高安全性。
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新華社 發
航天四院:火箭逃逸救生系統動力裝置+密封設備
位于陜西的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承擔了火箭逃逸救生系統動力裝置。火箭逃逸塔位于發射“神舟”飛船的長征二號F火箭頂部。逃逸系統固體火箭發動機具有瞬間產生巨大推力的特點。一旦火箭在發射升空階段出現危及航天員生命安全的重大故障,它會按指令點火工作,在2秒左右的時間內將載有航天員的艙體帶到2-3千米以外的安全地帶,幫助航天員瞬間安全逃生,因此也被形象地稱為火箭上的“救生艇”。若火箭順利升空,兩分鐘后將按正常指令點火工作,逃逸系統完成飛船發射階段的護航使命,自行與箭體分離。
航天四院為神舟飛船及空間站提供了所有動、靜結構與機構密封件,確保了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和艙內儀器儀表的正常運行。航天四院42所承擔了艙外航天服上所有橡膠件的研制與生產,主要包括艙外航天服主氣密層、手套橡膠件、連接處密封件等三類產品。
航天員在太空長期生活,呼出的二氧化碳需要進行處理,航天四院研制的二氧化碳吸附藥盤能吸收航天員在航天服內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確保二氧化碳濃度在允許范圍內,保障航天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航天四院為空間站的“太空廁所”研制了大便袋上蓋組件,主要用于空間站航天員日常排瀉物的殺菌處理,精心為航天員長期在站工作生活提供安全、衛生、舒適、溫馨的“空間家園”。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新華社 發
航天九院771所:箭載計算機+關鍵單機+相關配套
航天九院771所承擔了長二F運載火箭的控制系統箭載計算機、故障檢測處理系統的故障檢測處理器和逃逸程序控制器3種關鍵單機的研制任務。
航天九院771所承擔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中數管分系統中央單元、環控數據處理裝置、艙載醫監設備主機、話音處理組件、抗輻射模擬集成電路等研制任務。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