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閆智)10月26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是朱鹮保護40周年,由陜西省林業局組織專家編制形成的《朱鹮保護藍皮書》于當日發布。
藍皮書涵蓋了朱鹮概況、朱鹮“滅絕”和重新發現、朱鹮保護研究、朱鹮主要保護措施、朱鹮保護成效、朱鹮文化與對外交流和保護展望七部分內容。
省林業局副局長、省林業科學院院長昝林森介紹,陜西林業部門在朱鹮40年的保護實踐中,形成了就地保護、易地保護、野化放歸等朱鹮保護模式。截至去年底,陜西朱鹮種群數量已從發現時的7只發展到5257只,占全國的79.45%,占全球的68.67%;野生種群棲息地全部在陜西,面積由發現時不足5平方公里擴大到1.6萬平方公里;分布范圍已經由最初發現時的陜西洋縣姚家溝,逐步向東亞歷史分布地恢復,呈現出以秦嶺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的趨勢。目前,陜西已建立朱鹮人工繁育種群基地5個,占全國的25%;建立野化放歸種群4個,占全國的66.67%;飼養個體467只,占全國的32.03%;放歸個體192只,占全國的59.08%。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