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調研時強調,煤炭能源發展要轉化升級,走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如今,“雙碳”目標下,神木市正積極探索先進降碳技術,加強地企合作,促進高碳產業低碳化發展。當好“先行者”,發揮好“試驗田”作用,助推榆林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近日,吉利·榆能綠色智能重卡換電站啟動暨首批換電重卡交付儀式在神木市舉行。作為國有獨資企業,榆能集團積極響應國家“雙碳”號召,主動引進新能源重卡,實現節能減排、生態環保,這一舉措讓重卡司機成為直接受益人。“以前我們開的是手動燃油重卡,比較費體力,現在這個純電重卡是自動擋,操作簡單。在駕駛過程中沒有噪音、異味,對我們身體有益。”榆能集團重卡司機崔越峰說。
崔師傅口中說的這臺換電重卡由吉利商用車集團生產。據了解,該集團專注為物流行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定制化綠電運力綜合服務,目前已掌握了“換電重卡、換電站研發、自動駕駛應用”等新能源綜合服務三大核心技術,持續為物流企業降本增效。吉利商用車集團宋劼向記者介紹道,這款悍馬H7最主要的一個部件是電池系統,它采用國內最好的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駕駛室采用籠式設計,舒適安全。廠區安裝了管理云平臺,可監控每輛車的運營,數字化管理確保司機安全駕駛、車輛有序運營。
在市場調研中,榆能集團就是瞄準了該新能源裝備的節能、低碳等性能。“燃油車基本上1公里燃油3元左右,純電車1公里耗兩度電(1元左右),經濟實惠,而且后期保養花費少。一輛燃油重卡一年碳排放量達105噸,純電重卡都是零排放,這也是我們國企積極響應國家‘雙碳’號召的具體表現。”榆能集團周軍虎說。
此次,吉利商用車集團向榆能集團交付的50輛換電重卡將用于楊伙盤煤礦地面煤炭轉運,每塊電池續航150公里,每年可減少碳排放5000噸。在啟動儀式上,榆林市首座綠色智能重卡換電站博人眼球,該換電站主要依靠太陽能、風能儲備電能,可通過APP平臺實現自動換電,5分鐘便能完成換電工作,省時又省力。該換電站將投放于店塔鎮楊伙盤煤礦,保障50輛換電重卡平穩運營。
本次啟動儀式為企業間搭建起交流合作平臺,為神木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注入了活水。吉利商用車集團楊國華表示,他們和榆能集團將優勢互補、資源技術共享,后續在換電站和車輛的投資運營、風光儲能及其他產業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合力走出一條能源清潔利用、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做大做深做強裝備制造產業,也希望與神木市建立更多的合作,共同進步,共謀發展。
推進經濟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中之重。新能源裝備的推廣應用,成為神木市推動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今年以來,神木市以實際行動響應“雙碳”目標,持續深化企業合作,不斷推動新能源產業改革發展,已與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行業龍頭企業共同簽署《神木市新能源生態環保產業園項目、神木市碳中和綠色生態小鎮項目、神木市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產業基金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并正式啟動省級數字經濟示范區建設。此外,還與武漢融通農發公司、英特爾泰山聯合研究中心等9家企業簽訂17.9億元的項目合作協議,促進互利共贏發展,不斷用綠色低碳發展的“神木實踐”豐富“雙碳”目標下的“榆林方案”,為早日實現“雙碳”目標貢獻神木力量。(記者 高三寶 通訊員 訾爽 賀偉 賀江江)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