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通訊員 白為
11月18日,商洛市政協集中視察“一江兩岸三山”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情況,大家帶著目標和任務開展視察,邊看邊思考,為生態環境保護建言獻策,確保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工作起好步、開好局、謀好篇。
在加快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打造生態文明示范區,實現“一都四區”目標的新形勢下,開展此次集中視察,既是市委、市政府對政協工作的要求,也是政協年度履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政協組織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的有效抓手。
視察組來到城市水保示范園項目、市博物館建設項目、金鳳山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等10個生態保護和項目現場,詳細了解生態系統建設、水土流失治理、重要濕地保護等情況,從不同視角、不同方向共商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務實之策、共議商洛生態環境保護長遠大計。
高鐵新城項目是依托西十高鐵商洛西站交通區位優勢建設的集商務辦公、醫美康養、山地休閑、生態康養、科研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高鐵新城,充分利用山地地形進行布局,為打造集文化、旅游、康養為一體的高鐵新區奠定基礎,對帶動商洛山區脫貧致富、推動茶葉結構優化調整、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商洛市政協主席高健指出:“要圍繞‘一都四區’建設,提升高鐵新城設計格局,優化各功能區,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為城市長遠發展留足空間。”
龜山風景區建設項目是商洛市政府確定的城市建設重點項目,是中心城市“三山夾兩川”中的“一山”。如果把市區比喻為客廳,龜山就是客廳中的盆景,地理位置十分突出。該項目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二期工程正在規劃設計。“這既是一個充分利用城周坡地建設山地公園的公益項目,又是拉大城市框架、建設生態宜居、幸福商洛的民生工程。”商洛市政協副主席張永平建議,進一步改造提升龜山公園,優化周邊環境和游道等宜游設施,給市民創造更便利、更舒適的休閑去處。
商洛市中心城區水生態修復工程項目概算總投資約10.5億元,項目策劃重點是將兩河口區域打造成商洛市的城市會客廳,同時對涉水區域、設施進行水資源治理、水生態修復,最終達到“中心城區濱水空間功能完善、水資源質量提檔升級、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目標。“提高生態修復的戰略布局,對丹江全域濕地進行修復,保護丹江良好生態系統。”商洛市政協副主席蘇紅英建議,打造丹江兩岸生態景觀,注入更多文化內涵,融入更多健康娛樂元素,提供可觀賞、可參與、可品鑒、可體驗的休閑去處,形成多個水生態標志性節點。
一江碧水,兩岸青山。把良好生態打造成最具競爭力品牌的生動實踐,讓視察組振奮不已。
視察組建議,要堅守生態保護紅線和環境質量底線,將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規劃與城區發展規劃、區域布局規劃、產業發展布局規劃等一體設計,切實增強城市長遠發展的前瞻性和兼容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打造國家生態產品價值經濟化示范區為抓手,充分發揮商洛生態資源優勢,加大綠色特色產業的招商引資力度,精心規劃部署綠色產業,推進商洛綠色循環高質量發展。要探索制定和實施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激勵政策,建立生態文明建設保障機制,研究出臺清潔產業發展減稅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生態文明建設機制。要引導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倡導文明、健康、節約、綠色、低碳、循環的生態文明理念,提高群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知度和參與度,營造共創生態文明示范區的良好氛圍。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