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榆陽草木豐茂,充滿生機。榆陽區岔河則鄉苜蓿種植基地里,苜蓿流青溢翠,搖曳著紫色的花蕾,眼下正是頭茬苜蓿收割的好時節。在廣闊的田野里,一臺收割機正在來回穿梭、奔馳田間,劃出一道道美麗的線條,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收割后的苜蓿經過晾曬、聚攏、打捆,將成為牛羊的最佳飼料。
“今年的頭茬苜蓿豐收了,每年可以收三茬,每畝產量大約一噸。苜蓿蛋白質含量高,深受養殖戶青睞,市場銷路廣闊。我們公司今年共種植苜蓿三千多畝,每畝收益大概在三千元左右。”金富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苗國華說。
紫花苜蓿產量高、蛋白含量高,被譽為“牧草之王”,不僅可以促進養殖業發展,同時對改善生態環境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全區廣大種植企業和農戶抓住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開足農機馬力,每天在田間作業十幾個小時,力爭在苜蓿開花前全部收割完成。
“苜蓿從種到收都是機械化作業,由當地農機專業合作社為我們提供全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每畝成本只需70元,既省時又省力。”苗國華說。
近年來,榆陽區圍繞建設“中國草業明珠”目標,按照“生態優先、立草為業、以草帶畜、草畜一體、循環發展”思路,把草業和草食家畜養殖業作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的主要產業大力培育,初步形成了“千家萬戶種草、種養大戶種草、股份經濟合作社種草、農業龍頭企業種草”的強勁發展勢頭,涌現出好禾來草業公司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集約化的草業龍頭企業及金雞灘鎮金雞灘村等一大批積極種植高產優質飼草的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成功推廣了近10萬畝優質紫花苜蓿,全區飼草種植面積已達30萬畝,年產飼草24萬噸,真正把小飼草做成增收致富、綠色發展的大產業。(記者 許鵬 通訊員 賈赟 劉亮亮)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