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中國體育代表團以9金4銀2銅的優異成績圓滿收官,取得了我國參加冬奧會歷史最好成績。
回顧本屆冬奧會上的“高光時刻”,開幕式上中國代表團入場時的“滿屏中國紅”讓人印象深刻。
舉國歡慶的時刻,省政協委員、寧波康賽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薛驚理與眾多員工一道守在屏幕前共度歡樂時刻。與普通觀眾心情不同的是,他的內心多了一份特殊的自豪感。
本屆冬奧會上,中國健兒頑強拼搏、奮勇爭先的精神令無數觀眾點贊,中國運動員身上的紅色元素也備受矚目。“中國運動健兒們穿戴的紅色針織帽、圍巾、羊絨衫等御寒‘三件套’,所用的紗線都是由我們生產加工的。”薛驚理向記者介紹,為運動員提供的康賽妮紗線全部來自新疆、青海、西藏等國內產區,并采用最新投產的全球最大智能化生產線生產完成。
省政協委員薛驚理
“第一批就提供了3萬套的用量。”為踐行綠色冬奧理念,薛驚理說,企業提供的產品全部都具有可追溯性,保證原材料的采購符合國際規則和國家生態政策,“借助5G專網技術支撐,確保紗線在生產中不會出現一個接頭,所有顏色也都使用了可降解的生態染料。”
“這也是中國紡織品在國際賽事上的一個高光時刻。”作為國內毛紡行業的龍頭企業負責人,多年來,薛驚理一直致力于引領企業深耕國際高端毛紡原材料供應,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為行業樹立了標桿。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談起與冬奧會的結緣,薛驚理說,這源于他心中的一個“體育強國夢”。由于長期接觸進出口貿易,薛驚理曾多次關注到,一些國際服飾品牌常借助贊助或參與國際頂級賽事,從而撬動國際體育市場“蛋糕”份額。
“令人遺憾的是,在以往的國際賽事特別是冰雪賽事中,中國品牌鮮有參與。”近年來,隨著我國推進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加快,薛驚理驚喜地發現,如“李寧”“雙星”“鴻星爾克”等國貨體育潮流品牌逐漸在市場中崛起,受到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懷著對國潮體育產品的十足信心,在第十四屆全運會籌備階段,薛驚理帶領企業團隊與十四運會相關單位積極開展洽談,試圖為我省體育事業發展添磚加瓦。“由于我們的產品特性、定位等原因,很可惜最終雙方未能如愿合作。”但一顆不滅的火種依然躍動在薛驚理心中。
去年10月,當負責冬奧會開幕式服裝設計的北京服裝學院找到康賽妮集團時,薛驚理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項光榮任務。“這是對企業的莫大鼓勵與信任,我們一定要用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技術、最好的員工,織出冬奧會上最暖最美的‘中國紅’!”
2月5日,冬奧會健兒鏖戰賽場的第一天,一向低調行事的薛驚理“忍不住”在朋友圈曬出了一塊特殊的榮譽“獎牌”——“逐夢冰雪,鼎力相助,情系祖國,共見雙奧”,在這塊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頒發的獎牌上,16個字鐫刻出屬于薛驚理的“中國心”。
盡管已經圓滿完成冬奧任務,但由于近日“小紅帽”掀起的搶購熱潮,薛驚理這兩天不斷接到冬奧會服裝生產廠方的“催貨”電話。“接下來,康賽妮產品還將在冬殘奧會上亮相,企業正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確保相關產品充足供應。”薛驚理說。
擇其一事,終其一生。在薛驚理看來,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企業。他說:“這幾年,國內外對純天然高端纖維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希望有一天與國際賽事合作的時候,能完全使用中國‘康賽妮’品牌,而不僅僅是一個原材料供應商。”
2月9日,康賽妮春夏新品展順利在英國落下帷幕。喜事連連,遠在寧波的薛驚理在放眼全球的同時,仍然心系家鄉百姓。在近期我省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捐款捐物達百萬余元,并多次致電慰問抗疫一線工作人員。
“雖然疫情帶給我們一些困難,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薛驚理說,自己將繼續引領企業技術革新,以科技創新催生新動能,聚人才聚智力,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助推中國毛紡行業走向世界前列。
各界導報記者 趙婧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