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在陜汽控股西安商用車產業園汽車總裝車間,工人正在進行組裝、測試。這里平均6分鐘下線一臺新車。本報記者 袁景智攝
2月22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我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連續7年排名全國第9位,其中科技活動產出指數連續6年排名第4位。2021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首次破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增長35.48%;技術合同成交額再創歷史新高,達到2343.44億元。
這是我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力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不斷凸顯的有力證明。
源頭創新能力穩步提升。我省持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設立企業聯合基金,省級科技計劃支持基礎研究經費占比超過10%;采取領銜專家制實施基礎研究重大項目,重點支持陜西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科學計劃和工程等研究。2021年,首個陜西實驗室——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啟動建設,新建23個省重點實驗室;國家超算西安中心、中國—中亞人類與環境“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4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成功獲批。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突破。2021年,我省啟動實施“兩鏈”融合科技行動。圍繞23條重點產業鏈,我省新建7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部署實施10個“兩鏈”融合重點專項,發布19個“揭榜掛帥”重點攻關課題,并接續實施6個科技重大專項和272個重點產業鏈創新項目,突破了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我省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9個創新聯合體,骨干企業聯合高校、院所新建41個“四主體一聯合”校企共建新型研發平臺;通過中小企業研發平臺支持省級以上研發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服務,完成合同464項、金額2.6億元。
民生科技創新加快發展。我省實施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組建作物育種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實施種業“兩鏈”融合重點專項,新建5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12個星創天地、8個縣域科技創新試驗示范站、5個科技示范鎮和5個鄉村振興科技示范村。2021年,我省首次與科技部聯合實施2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部省聯動重點專項,設立鄉村振興科技計劃項目綠色通道,在榆林、延安等地示范推廣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3.5萬畝。同時,我省加強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組建醫工融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新建4個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2個藥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3個創新藥物研究中心,10個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為國家級中心分中心。(記者 張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