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全國兩會
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今日下午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新聞發布會采用網絡視頻形式進行。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維護公共衛生與健康,新聞發布會采用網絡視頻形式進行。
熱點關注1 會議安排
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介紹,考慮到疫情防控需要和會期安排,今年大會在媒體采訪方面仍延續前兩年的做法,邀請少量在京中外記者到人民大會堂現場采訪;通過網絡視頻方式安排3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歡迎中外記者通過網絡、視頻、電話等方式多角度報道政協大會,在各委員駐地設立了網絡視頻采訪間,政協大會新聞組和駐地新聞聯絡員將積極為中外記者采訪提供服務和便利。全國政協官網的新聞中心將及時發布大會的有關安排、主要文件和資料信息,歡迎中外記者朋友們關注。
本次大會期間,將安排開幕會、閉幕會以及兩次大會發言,安排5次小組會議。開幕會、閉幕會將邀請外國駐華使節旁聽?,F在大會籌備工作已全部準備就緒。
據介紹,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將于3月4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10日上午閉幕,會期6天。本次大會的主要議程是: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關于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聽取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審議通過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政治決議等決議和報告。
熱點關注2 中國經濟走勢
對于中外媒體普遍關注的中國經濟走勢問題,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表示,中國經濟走勢是輿論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圍繞經濟發展建言獻策是全國政協的一項重要任務。全國政協充分利用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通過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專題協商會、雙周協商座談會、遠程協商會和專題調研等多種形式,緊扣經濟發展議題開展協商議政,邀請政府部門、企業負責人和專家學者一道參與。特別是我們每個季度都召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深入分析研判一個時期宏觀經濟運行的特點和趨勢,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得到了國務院和有關部門的關注和重視。
圍繞經濟形勢,委員們認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形勢的多重考驗,去年我國經濟運行保持穩定恢復態勢,經濟增速8.1%,經濟總量超過11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了1.2萬美元,這表明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今年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和不確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今年要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必須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作的部署落實到位,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針對國內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委員們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建議。有委員建議,要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有效拓展國內需求,形成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要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關鍵技術創新,包括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要十分注重各種政策出臺的統籌和解讀,及時研判風險,化解公眾疑慮,穩定市場主體預期。
政協委員和有關專家都認為,我們有信心、有條件、也有能力實現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熱點關注3 “動態清零”政策
美國彭博社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中國應對疫情的“動態清零”政策很大程度上防止在中國出現大規模感染和死亡病例,隨著疫情進入第三個年頭,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步開放,中國是否需要對國內防疫政策作出相應的調整?如果繼續堅持“動態清零”,經濟成本是否會上升?而該政策是否會阻礙中國與世界的交往與互動?
郭衛民表示,疫情防控政策是國內外輿論都高度關注的一個話題。我想大家都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始終堅持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兩年多來,來自醫衛、科技等各界別的政協委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同時圍繞相關政策研究討論,提出了意見建議。委員們表示,自我國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每當出現聚集性疫情,我們都能根據實際情況果斷處置,迅速控制疫情,較好地統籌了疫情防控、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之間的關系,保持了經濟持續增長。委員們認為,有些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疫情接連出現反復,醫療資源被大量擠兌,重癥和死亡病例不斷增加,這些國家醫療條件本來都很好,但是醫療資源被大量擠兌,重癥和死亡病例不斷增加。而我國作為有著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如果我們不采取有效措施,后果難以想象。委員們認為,疫情防控成果證明,我國的防疫政策符合中國國情、符合科學規律,我們的防疫措施相對成本低、成效好,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也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們要密切關注、研判國內外疫情形勢的發展,加強科學防控、精準施策,努力以更高水平、更小社會成本控制住疫情,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記者問到了防疫政策對國際社會,包括中外交流的影響。我們也注意到,最近國外有些輿論認為中國的防疫政策影響了全球的供應鏈產業鏈,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正是由于中國采取了正確的防疫政策,我們率先恢復了經濟增長,保障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基本穩定。剛才我講到了中國的外貿情況,去年我國的對外貿易規模、國際市場份額都創造了歷史新高,為全球經貿復蘇注入了強勁動力。
這里我想再說一組中國抗疫援外的數據。我們先后向150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了大量的口罩、防護服、呼吸機、檢測設備等防疫抗疫物資,向34個國家派出37支醫療專家組,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21億劑疫苗,幫助其他國家提高疫情防控和應急救治能力。中國的援助也是在幫助國際社會盡快克服疫情,恢復正常秩序,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中國和國際社會的交往。我國還將繼續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抗疫援助力度,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中國的貢獻。
熱點關注4 政協履職有何創新
對于政協協商履職有哪些創新與成效,郭衛民表示,全國政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的精神,著力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努力創新協商形式,提升政協協商民主效能,推進政協工作取得新進展。確實,政協工作這些年來不斷創新發展、提質增效。
近年來,全國政協更加注重提高提案質量和辦理,就是提案不僅要有數量,而且更加注重質量。建立了主席、副主席領銜督辦提案的工作機制,有效推動提案建議成果轉化。我們研究制定了協商議政質量的評價工作辦法,使得各項協商議政活動能夠更加注重質量和成效。我們創設了專家協商會,組織專家委員和有關學者深層次研究重大戰略性問題,應用型智庫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發揮,這也是政協的一個特點。建立了民主監督長效機制,十個專門委員會各選定一個主題,連續五年圍繞這一主題開展專項協商式監督,推進這項工作持續開展。創新開展網絡議政、遠程協商,不斷豐富協商議政的形式,提高了效率。深化委員讀書活動,讀書和履職緊密融合,持續提高委員協商議政的能力。關于網絡議政和遠程協商,媒體做了不少報道。現在通過遠程協商、網絡議政,可以跨時空、跨地區同外地的基層組織和委員進行協商,有時候就到了田間地頭。尤其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這樣的方法既豐富了形式,也提高了效率。大家也十分關注委員讀書活動,這一年來有聲有色,參與讀書的委員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了,討論也越來越熱烈。通過讀書不僅增長豐富了知識,而且提高了履職能力?,F在我們圍繞一個議題要協商議政的時候,可能在讀書群里先把這個議題提出來,大家一起發言討論,形成共識,有效地提高了履職效果。這些都是一些創新活動對政協工作效率質量提升帶來的好處。
關于設立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這也是一項創新協商議政活動。圍繞重大關切問題,我們請中央部門負責同志介紹情況、回應問題,幫助委員學習了解有關情況,把握大政方針,更好地知情問政。這樣的情況通報會是互動的,委員們在這個會上提出很多問題,把社會關注的一些問題和一些意見建議向有關部門提出和反映。在這樣的活動中,也有助于委員更好的向社會來開展宣傳解讀、增進共識。
政協的一系列創新舉措進一步提升了協商議政的質量,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更具針對性操作性,很多都轉化為政策舉措,有力推動了相關工作的開展。我給大家介紹一些例子,比如經濟委員會這些年來圍繞著改善營商環境、幫助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開展調研和協商議政。他們2020年走訪了130多家企業,梳理了115個問題,形成了一份高質量的報告。國務院有關部門非常重視,建立了工作臺賬,請30多個部門圍繞這115個問題逐項提出工作措施,對推進工作發揮了很好的效果。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