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神木市積極探索推行土地托管服務,通過科學種田,實現規?;C械化作業,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進一步解放農村勞動力,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民再就業,促進鄉村振興。四月,春草初萌,春水泛波,神木的土地蕩漾著春之生機。
土地托管讓農民種植成本降低了 收入提高了
眼下正值農忙時節,爾林兔鎮廟壕村種植大戶張果華卻一副清閑的模樣,今年是他將土地交給服務組織托管的第三年。說起土地托管的好處,張果華滔滔不絕,“土地托管后,農戶就不用操心了,只需要給社會化服務組織繳納一定的費用就可以了。我去年種植1000多畝玉米,全部托管后,畝增收300元左右。今年我種植800畝,也全部托管了。”
土地托管后,張果華就閑下來了,于是他選擇了大力發展養殖業,把牛場擴大到200多頭,如今,一年下來可以收入100多萬元。
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讓農民賺的錢多了,操的心少了,不僅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也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在廟壕村托管土地的不只張果華一戶。今年全村有300多戶農戶將土地托管出去,涉及耕地面積6000多畝。托管土地的農戶一部分是60歲以上勞動力不足的老年人,還有一部分像張子清一樣的農戶,省出勞動力在外務工,增加收入。張子清說:“家里種60多畝地全部托管,機械化耕種,剩余時間夫妻兩人在爾林兔鎮林場打工,一天掙130-150元,一年賺3-4萬。”
土地托管解放農村勞動力 實現農民再就業
綠野春風起,耕田最當時。當前正值忙碌的春耕時節,神農農墾種養殖有限負責人折利平正在與欄桿堡鎮村民簽訂土地托管協議。
大路灣村王守芳就是眾多簽訂土地托管合同的一員,他告訴記者,以前一家一戶耕種,管理成本比較高。托管后,服務組織是科學種田,規模經營,機械作業,成本降低了。今年,妻子在城里陪讀,自己一個種地忙不過來,于是就將土地全部托管了出去。他說:“我養了300多頭豬,種了360多畝地,養豬忙不過來,就找了服務組織來實施,連種帶耕收割一體化,我出小部分錢就不用管了,算下來挺劃算的。”
王守芳是村里的養殖大戶,在土地托管模式沒推行的時候,他分身乏術,根本無暇進行畜禽養殖,如今,家里的耕地有了“土管所”,解決了大問題。
神農農墾種養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一直以來,積極發揮機械化作業優勢,已與欄桿堡鎮17個行政村50戶村民簽訂了5000多畝土地,全程托管玉米、黑豆、谷子等,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糧食品質,增加了糧食產量。
神農農墾種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折利平說:“我們的服務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全程托管,另一種是半托管。全程托管是耕種防收一體化,半托管是農戶把土地交給我們菜單式托管。種植過程中有困難的部分交給我們服務組織實施,我們的收費標準就是看他們選擇什么樣的服務,每個服務都有規定的收費標準。”
如今,城鎮化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尤其在農村,這種趨勢更為明顯,因此,土地托管成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農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幫手。今年神木市農業農村局啟動了使用中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平臺,每個服務組織在實施作業的時候都需要登錄服務平臺,所有托管土地的詳細信息都可以在平臺上查到。后期,在大屏幕上輕輕一點,托管戶的土地就展現出來了,神木市財政局會根據各個服務組織所實施的土地托管面積和項目進行相對應的政策補貼。
為了適應農村發展新形勢,神木市積極探索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轉等新型種植模式,在減少農民人工成本、助力農民增收、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同時,更實現了土地由以前的單一式、粗放式向現在的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2022年,神木市土地托管約6萬畝,涉及大保當鎮、爾林兔鎮、欄桿堡鎮等12個鎮街48個行政村。(王彩榮)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