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足跡·溫暖的回響丨綏德縣非遺陳列館:傳承文化遺產 共享美好生活

2022-05-08 08:47:35  來源:群眾新聞  


[摘要]足跡·溫暖的回響丨綏德縣非遺陳列館:傳承文化遺產 共享美好生活...

  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對延續歷史文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

  陜西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

  2021年9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綏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觀摩石雕、綏德平安書、剪紙、民歌、泥塑等展示,對當地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表示肯定。陳列館外,正在進行陜北秧歌表演。

  “總書記的肯定和鼓勵,讓我們激動不已!”4月28日,綏德縣文化館館長雒勝軍說。

  在綏德縣,形態各異的石雕藝術作品隨處可見,廣場上鬧秧歌的婆姨們喜笑顏開,背著三弦的“綏德漢”穿堂而過,非遺傳承、保護、創新和發展已經“飛”入綏德千家萬戶……

  “秦漢名邦”歷史悠久,“天下名州”人文薈萃。

  “鑼鼓喧天,嗩吶齊鳴!”回想去年綏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熱鬧的場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鮑武文說,“總書記進來時我正在刻石雕咧!”

  石雕是綏德人賴以生存的“根脈性”藝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種類繁多、用途各異。展館里,一排排栩栩如生的炕頭石獅吸引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

  “這是我們這里傳下來的吉祥物……”鮑武文興奮地告訴記者,炕頭石獅神態鮮活可愛,蘊藏著豐富的人文價值。

  “總書記說民間藝術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暖到我心窩窩里!”鮑武文是綏德最早創辦石雕廠的人,習近平總書記的鼓勵讓他充滿動力。

  柳編、泥塑、壁畫、嗩吶、石雕、剪紙、綏德平安書、陜北民歌……在綏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里,還“藏”著綏德人民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民間藝術。

  懷抱三弦、腿綁甩板,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在陳列館二樓,陜北說書人李康嗓音一亮,紅火熱鬧一臺戲。

  現場,李康彈奏了一曲《學黨史明初心》,“我們用方言的韻調說唱本地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習近平總書記的叮囑更堅定了我們創作的信心!”

  祖祖輩輩,年年歲歲。非遺的“舞臺”,就在陜北山山峁峁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綏德是黃土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孕育發展了優秀民間藝術,展現了陜北人民的熱情、質樸、豪邁。

  “綏德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綏德縣一張亮麗的名片。”綏德縣文化館副館長閆慧說。

  “一上二樓,總書記就認出了饸饹床。”李康回憶,在陳列館二層,習近平總書記駐足凝視,細細端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對延續歷史文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鑼鼓敲起來,嗩吶吹起來,火紅的大秧歌扭起來……陳列館四合院里很是熱鬧。

  綏德縣文化館副館長任艷艷介紹:“我們的非遺傳承工作是每周都有活動、每月都有培訓。目前在綏德,非遺文化已經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園。扭秧歌也成為綏德人每天早晚鍛煉身體的文化娛樂活動。”

  具有藝術創造力的綏德石雕技藝,高亢嘹亮的綏米嗩吶,熱鬧紅火的陜北秧歌……每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已融入陜北人的生命之中。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5個,省級項目生產性保護示范單位1個、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單位3個,市級非遺傳習所5個,縣級非遺傳習所55個……殷實的非遺家底,讓綏德這座小城充滿文化底氣。

  “我們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保護體系,鼓勵年輕傳承人推陳出新,創作出更多優秀的非遺精品。”雒勝軍說,傳承并不僅僅是針對傳承技藝本身,更要注重保護工作中的承前啟后、繼往開來,讓非遺真正“活”起來。

  綏德千獅大橋、天下第一石牌樓、永樂大道石刻畫、石魂廣場、石獅子博物館、漢畫像石展覽館……大街小巷石雕藝術作品形態各異,吸引了很多游客駐足觀賞。不少人走進體驗館學習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的文化遺產,人民共享。我們建立非遺保護工作機構和人才機制,通過舉辦培訓班培訓出一批基層文化工作骨干和優秀民間文化傳承人。”雒勝軍介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與群眾零距離接觸,共享非遺成果,共享傳統文化的魅力。

  建立科學規范的非遺專項檔案;加強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保護;樹立品牌意識,進行創新性、生產性和可持續性保護……長期以來,綏德縣以非遺傳承能力建設為核心、以融入人民現代生活為導向,注重非遺的整體性保護和活態傳承。尤其是石雕雕刻技藝與本地文旅融合發展,在促進傳統工藝傳承與振興的同時,也碰撞出新的“火花”。

  “石雕產業輻射帶動周邊石料采掘業、石料加工業等相關業態發展,帶動2000余人創業就業。”雒勝軍欣慰地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吃上了“非遺”飯。

  臨近傍晚,柔和的陽光灑在無定河岸邊,綏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的小院里,年輕人正在學習“鬧秧歌”,劉海云跳得最歡。

  “陜北人扭秧歌,扭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學習扭秧歌不僅能促進身心健康,更豐富了我的業余生活。”幾天下來,初學者劉海云已經成了“老手”。

  在新時代,綏德非遺綻放出新鮮的生命活力,人們攜手“雕刻”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肩負歷史的使命和責任,我們一定謹記總書記的囑托,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家門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相傳,讓更多人共享美好生活。”雒勝軍說。(記者周明 李旭佳)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綏德縣 非遺陳列館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丰宁| 台州市| 喀喇沁旗| 乌兰察布市| 石景山区| 奉贤区| 长乐市| 光山县| 民县| 翁牛特旗| 兴安县| 长泰县| 略阳县| 阳新县| 河源市| 东乡| 呈贡县| 奇台县| 洪雅县| 镇江市| 余江县| 甘泉县| 乌什县| 邯郸县| 河北区| 乌兰县| 凌云县| 丹阳市| 盈江县| 福安市| 横山县| 乐清市| 平昌县| 桦川县| 大悟县| 张家港市| 南康市| 惠安县| 上饶市| 辽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