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靜 作
心懷美好,目之所及皆是幸福,擁有美好心靈就能擁有美麗人生。知識的傳授固然重要,但從人生的角度,傳授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加重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校園教育的重要內容。
基礎教育的使命不只是學業、學習,更應該是生命的全面健康成長。在“雙減”的背景下,全省各中小學、幼兒園不斷改變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讓孩子們擁有良好的心態,以更加樂觀的態度和更加堅毅的品質,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與挫折,積極迎接未來的人生挑戰。
漢陰縣實驗小學是安康市首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學校高度重視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為了培養學生健康、愉悅的心理品質,學校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活動。
5月25日,漢陰縣實驗小學開展了有趣有愛的“525我愛我”心理健康系列活動。
“希望家長能正確對待長遠發展和健康成長之間的關系,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加強親子溝通,以積極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為孩子的心靈注入成長的力量……”為了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加強親子溝通,以營造積極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學校向家長發放了《心理健康教育告家長書》,向家長普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勵家長傾聽心靈的聲音,促進家校攜手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同時,老師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情緒、狀態,發現問題時正面引導,在各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全心全意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助力。
微笑是一種表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力量,一種撫慰心田的靈藥。
“媽媽說微笑能讓我變漂亮!”
“爸爸說微笑能讓我把煩惱忘卻。”
“我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會微笑。”
……
5月30日,在西安市第二保育院大二班的教學活動上,老師讓孩子們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微笑、講述自己對微笑的理解。“我們從微笑入手,帶領孩子了解人類的情緒,通過游戲培養孩子們樂觀、健康的心態。”大二班班主任蘇歡說。
活動結束后,大二班的孩子彭可心畫出一幅與哥哥一起玩耍的圖畫,并將其放在教室的“情緒角”,與老師和其他孩子分享自己與哥哥一起玩耍的快樂。蘇歡告訴記者,在班里設置“情緒角”,目的是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正確表達情緒;孩子有心理困惑時,老師也可以在“情緒角”及時幫忙解決,從而促進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據了解,西安市第二保育院注重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幼兒園的生活中,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和心理環境,在常規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我們的小班側重良好穩定情緒的培養,以便小班幼兒順利度過入園焦慮期;中班側重培養幼兒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當幼兒有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時,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漸平靜下來;大班則側重綜合心理健康能力的培養,開展專項的心理健康課程,幫助幼兒養成通過多種途徑釋放壞情緒、保持好心情的習慣,以及提高化解沖突、面對改變的能力。”西安市第二保育院院長郭茜說,“同時,我院通過‘快樂波波堂’‘我來當老師’等豐富多彩的家園共育平臺,積極引導家長參與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與幼兒園攜手,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如何科學保障兒童心理健康,讓其快樂成長?在西安市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張婕看來,兒童的心理和行為健康對整個生命周期的健康和福祉至關重要,而兒童心理發展成熟的過程無時無刻不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生命早期的一些經歷、體驗會對后期健全人格的建立產生長久的影響。 因此,從人類生命早期就應開始采用適度的營養支持、有效的親子溝通、優質的健康管理等科學的養育方式,這樣對于兒童的身心發展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在張婕看來,孩子的心理發展中需要重點關注的方面包括:情緒調節能力是否正常發展;嬰幼兒早期與其父母能否形成某種保護性的、穩定的、連續的撫養關系;幼兒時期是否能形成與周圍環境相適應的認知能力;兒童時期能否積極參與學習和發展,以及是否具備良好的適應環境的能力。
“當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行為問題時,老師和父母應盡早發現問題、積極為孩子排憂解難,必要時需要接受專業人員的指導。”張婕說。(記者 郭妍 郭詩夢)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