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彥伶
“提案承辦單位省農業農村廳對提案高度重視,工作人員積極聯系,對提案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梳理研究,結合我省奶山羊產業發展實際,提出意見破解我省規模化奶山羊養殖中存在的問題。”6月29日,省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羅軍表示,對省農業農村廳提案辦理工作表示滿意。
陜西是全國奶山羊產業大省,奶山羊存欄量和產奶量均居全國首位。陜西實施奶山羊全產業鏈工程以來,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奶山羊存欄量、養殖規模、羊奶總產量、乳制品產量穩步提升,養殖與乳品加工企業裝備水平顯著提高,為集約化生產打下良好基礎。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奶山羊產業發展,特別是2018年“3+X”工程實施以來,我省奶山羊養殖規模穩步擴大,群體結構不斷優化,種源基礎更加穩固,奶山羊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但技術水平低、效益差、競爭力弱等問題仍制約著我省奶山羊產業發展。
如何有效解決奶山羊生產科技引領與支撐能力嚴重滯后問題?在今年省兩會上,羅軍提交了《關于加強奶山羊高效輕簡化實用技術研發推廣的建議》的提案。
提案建議,組建我省奶山羊生產技術專家研發團隊,搭建專業試驗平臺,組織技術拔尖各類專家人才組成奶山羊綜合配套系列技術研發攻關團隊,成立奶山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大實用技術研發力度;加大技術服務力度,支持打造一批綜合性強、技術服務力量雄厚、服務設施設備先進、與養殖場利益聯結緊密的社會化組織,解決規模養殖場戶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缺設備瓶頸問題;優化項目支持方式,加大技術類項目投入,發揮好資金、技術、人才、管理、信息方面的優勢;建立協作機制,激發專業技術人才活力。
“省、市、縣政府相關部門應在項目、資金、人才和機制等方面出臺政策措施。”羅軍認為,應通過技術創新、機制創新、服務模式創新,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我省奶山羊規模化養殖中存在技術水平低、效益差、競爭力弱的問題。
“委員建議中提出的問題分析透徹,切中要害,客觀準確,符合實際,對全省奶山羊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將在今后工作中充分吸收采納。”提案承辦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畜牧獸醫局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三農”工作的總體部署,根據部門職責和產業發展實際,充分采納委員所提建議,重點抓好規模化養殖、建立政府與科研院校協作機制、加強技術隊伍培育等工作,逐步解決我省奶山羊規模化養殖中存在的問題。
6月20日,2022只進口新西蘭薩能奶山羊在完成45天的隔離檢疫后,由西安海關給予合格放行,正式交付企業。這是我省首次引進境外種羊。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此次薩能奶山羊種羊的成功引進,將為助力陜西種業振興和陜西奶山羊全產業鏈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