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榆林市榆陽區魚河峁鎮朱莊村,村民朱繼成正在杏林里忙著收大扁杏。孫子朱翱翔高考結束,和爺爺一起打杏,撿杏,收獲“杏”福。盡管下著小雨,爺孫倆忙得不亦樂乎。
大扁杏是榆陽區南部山區經濟林主導產業,近兩年,由于受春季霜凍影響,幾乎絕收,直接影響農民經濟收入。今年,區林站根據天氣變化,提早干預,積極預防,村民終于迎來了大扁杏豐收,日前全區16.5萬畝大扁杏進入采收階段。
大扁杏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藥用價值。可榨油、鮮食,其核可制作成開口杏仁、杏仁粉,或加工成藥材,成為村民發家致富的“金元寶”。
“我家有60多畝大扁杏,去年、前年,由于自然霜凍,幾乎絕收。今年,區林站指導大家提前做好預防,防止凍害,大扁杏順利掛果,實現豐收,我們今年估計能收入兩萬多元。”魚河峁鎮朱莊村村民朱繼成說。
在朱莊村杏林,到處都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們搶抓時間,撿拾杏核,裝車入庫。金黃的大扁杏在青翠的樹枝上迎風擺動,等候村民采收,裝進編織袋,統一加工銷售。
“榆陽區從1996年開始,將大扁杏作為南部山區的主導產業。2018年大扁杏杏核產量達到700萬斤。今年大扁杏再次喜獲豐收,為南部山區群眾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加強大扁杏的撫育、管理,重點在春季開展晚霜凍害的防治工作,盡可能減少霜凍影響,讓大扁杏為群眾增收致富貢獻力量。”榆陽區林業和種苗工作站高占英說。(記者 許鵬 通訊員 趙星瑞 李敏堯)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