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一體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十年山水間,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今日中國,正壯闊舒展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
祖國正北方 亮麗風景線
河湖交錯,鳥鳴蟲叫,水草豐美,在全國最大的草原——呼倫貝爾草原,林草部門設置的400多個監測點,見證記錄了亮麗北疆風景線的新答卷。
近年來,內蒙古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不斷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修復,穩步推進草原修復重大生態工程建設,讓綠色成為發展底色,筑牢北疆生態安全屏障。
嶺南水鄉 秀美廣東
水網縱橫,百果飄香,鳶飛魚躍……海珠濕地憑借獨特的江、涌、湖、園、林于一體的江島生態系統,打造廣州城央可以實現的詩和遠方。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積極打造南嶺國家公園和華南國家植物園,讓廣東大地青山常在、秀水長清、空氣常新。
生態優勢金不換 八桂大地譜新篇
海岸綿延,綠意蔥蘢,魚翔淺底……在廣西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內,延綿數里的紅樹林猶如一幅天然的油畫。
近年來,廣西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建設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在推動綠色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三秦大地 詩情畫意
溪潤山谷,鳥鳴清澗。秦嶺橫亙東西,黃河兩岸綠意盎然,種類多樣的濕地蘊含生機活力,成為動植物群落的理想家園。
這些年,陜西綠色版圖向北延伸了400多公里,三秦大地實現了“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
如意甘肅 綠色崛起
候鳥翩翩,碧波洋洋……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候鳥三大遷徙的西部路線之一,也是全球8條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印度通道的中轉站。
甘肅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守護青山、厚植綠色,生態“領跑”綠色發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新步伐。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世界見證了美麗中國從藍圖走向現實。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億萬中國人民正攜手同行,奮力描繪出更加壯美的新畫卷!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