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涵博
為促進我省禁毒工作高質量發展,推進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按照《政協陜西省委員會2022年協商工作計劃》,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就《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辦法(草案)》(以下簡稱《辦法(草案)》)開展立法協商工作。
“截至目前,各項任務進展順利,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7月14日,省政協社法委召開立法協商座談會,省政協社法委副主任、省司法廳一級巡視員丁小軍代表專委會介紹了立法協商工作開展情況。他說,省政協社法委在前期網上征集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成立了專題調研組,先后在渭南市、榆林市進行實地調研,其間共組織召開情況通報會、座談會4次,收集意見建議90余條。
實現禁毒工作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有“法”可依,更需要有“良法”可依。為提高立法協商質量,渭南市政協、榆林市政協高度重視,積極配合,組織市縣兩級政協委員開展立法協商調研。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實施以來得到廣泛宣傳,群眾對于毒品的種類、危害有了進一步認識,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宣傳力度不大、禁毒經費保障不足、禁毒設施建設不全、工作力量不足等問題。”渭南市政協副主席王文學認為,要壓實各部門責任,形成全社會合力,“在這種背景下制定出臺辦法很有必要,意義重大。”
針對社區康復這一困擾基層街(鎮)和派出所的“老大難”問題,渭南市政協將目光投向全國,在查閱《江西省禁毒條例》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禁毒條例》后,建議《辦法(草案)》借鑒參考其他省的做法,進一步加強對社區康復人員的管控力度。
“辦法的制定出臺,是推動陜西毒品問題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榆林市政協在向市公安部門、司法機關、專家學者和市縣政協委員征求意見建議后,共收集整理具體修改意見建議8條、其他意見建議8條,希望通過本次立法,進一步完善毒品問題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細化基層組織禁毒工作措施,為做好新時代陜西禁毒工作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立法協商過程中,省政協委員、專家學者被分為法律專家組和專業專家組,他們從不同角度對《辦法(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見。
省政協常委、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吳平魁代表法律專家組發言。他說,《辦法(草案)》結構比較完整、內容比較具體,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與地方立法原則,內容明確,操作性較強,建議在立法目的、機制調整、措辭表述等方面進行修改。
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教授褚宸舸代表專業專家組,建議統一《辦法(草案)》中的相關表述和相關概念,并就“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病殘吸毒人員收治”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座談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積極回應大家提出的建議。省禁毒委副主任兼禁毒辦主任、省公安廳副廳長李向陽對大家表示感謝。
“這是省公安廳第一次參加省政協的立法協商,我感到省政協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準備工作非常扎實。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對我們前期開展的立法調研進行了很好的補充。”李向陽說,這次立法協商對于構建符合陜西實際、具有陜西特色的毒品治理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在聽取大家發言后,省政協副主席楊冠軍指出,要認真梳理委員專家意見建議,形成高質量的立法協商建議報告報送省委。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要積極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使本次立法協商調研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助力打贏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