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汽重卡擴能項目現場,一臺完成裝配的重型卡車駛出生產線。 記者 趙晨攝
位于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的中俄絲路創新園。 記者 趙晨攝
在西安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技術人員在生產線上忙碌著。記者 趙晨攝
在法士特高端重型變速器智能化生產線上,工業機器人正在作業。記者 趙晨攝
當陜汽重卡“SHACMAN”在幾個大陸上飛速馳騁;
當愛菊糧油的種植基地、加工基地在哈薩克斯坦土地上“馬力全開”;
當隆基綠能的光伏產品在馬來西亞、印度等地“落地生根”;
……
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陜西企業邁出國門,在世界舞臺上“長袖善舞”,更是陜西全方位對外開放,推動優勢產能輸出和國際產能合作所構建的全新發展格局。
高水平“走出去”,高質量“引進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9年來,陜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推動制度型開放、拓展對外開放領域,釋放產能,激發動能,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中心建設。
今年上半年,陜西省進出口貿易總值2362.3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59.9億元,同比增長26.9%,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19.5%;對RCEP其他國家進出口932.7億元,同比增長4.4%,占比為39.5%。
“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這個起始于2014年中哈產能合作計劃的國際合作新模式,在不斷完善成熟的同時,正向全世界展現著“合”的力量。
走出去 構建開放型現代產業體系
8月3日,在位于西安經開區的陜汽重卡擴能項目現場,8臺機器正在聯動作業,10分鐘左右,一臺X6000型號的重型卡車就經過裝配輪胎、定扭擰緊、標識字噴涂等一系列流程完成裝配,駛出生產線。
車輪滾滾,背后是陜汽不斷提升的新產能和澎湃發展的新動能。
今年4月22日,對于陜汽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當天,陜汽年產10萬輛重卡擴能項目首輛“國六”整車及其下屬企業西安康明斯首臺高效率高智能發動機同日下線,充分展現了陜汽集團不斷提質增效的產能躍升,也成為驅動陜汽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今年6月,陜汽重卡單月銷量過萬輛,國內行業排名躍升至第一位。
陜汽控股董事長袁宏明介紹,陜汽重卡擴能項目建成后,將助推陜汽整車產能提升至30萬輛,帶動陜西重卡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西安康明斯5萬臺發動機及技術中心建設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陜西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不僅在國內,作為我國重卡制造領域的龍頭企業,陜汽重卡早已遠銷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陜汽在海外市場實現出口訂單超過1.8萬輛,創造歷史最好成績。
近年來,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陜汽海外品牌——SHACMAN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國際市場營銷網絡和全球標準化的服務體系,在阿爾及利亞、墨西哥、尼日利亞、哈薩克斯坦、沙特阿拉伯等15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本地化生產,產品遠銷東南亞、中亞、東歐以及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國際市場保有量超過20萬輛。
隨著海外經濟的逐步復蘇,陜汽與中資企業協同,廣泛參與各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針對工程項目用車,陜汽通過開發專用產品,設立專門的服務站、配件庫,派駐服務工程師、配件經理常駐標段等措施,實現了從一般貿易到技術轉讓、本地化生產和配套的轉型發展,不僅開辟了新的業務增長點,還對當地制造業發展、經濟建設、人員就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以陜汽為代表,近年來,陜建集團、延長集團、法士特、陜鼓、陜煤等一大批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在技術合作、資源開發、市場開拓、人才建設等方面參與國際競爭。
無論是產品、品牌輸出,還是技術、資本輸出,越來越多的陜西企業參與到國際產業分工中,陜企“走出去”的大通道愈加寬廣,深耕領域愈發多元。
作為陜西建筑行業龍頭企業,陜建集團采用股權合作、融資租賃、屬地化經營等模式,相繼承接了巴基斯坦M4高速公路、吉爾吉斯斯坦奧什醫院等海外重點項目,市場分布從13個國家和地區增加到27個,連續獲得5項“境外建筑工程魯班獎”,合同簽約額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長。
“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陜西企業走出去的“催化劑”。國際產能合作日益深化,在不斷構建開放型產業體系的同時,也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注入了發展的新動能。陜西企業境外累計投資不斷增長,主要涉及能源化工、建筑工程、裝備制造等優勢行業,以開放促高質量發展、以合作促高標準共贏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引進來 打造特色產業集群
今年4月,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畢,位于西安經開區的“一帶一路”中歐合作產業園起步區項目5號樓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標志著該項目9個單體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將于202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項目以“創新、創業、創意”為核心理念,在工業4.0的時代背景下,高標準打造智能制造、機器人研發制造、工業大數據、科技服務等全新智能工廠,著力引進歐洲和國內掌握尖端技術的智能制造中小企業,建設集科創研發、創業孵化和高端商務配套為一體的對外開放產業綜合體,成為中西部地區推進國際合作的重要示范園區,進一步提升開放水平,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加速融合發展。
“項目分為三大功能板塊,1號樓為智能制造廠房區,2號樓為辦公與孵化中心,3—9號樓為研發生產、工業廠房區,既設置多層廠房,以滿足企業研發生產和辦公一體化的需求,又設有高層廠房,以滿足企業布置生產線的需求。”園區建設單位西安經發城市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王春說。
雖然園區仍在建設,但招商工作早已啟動。西安經開區與世界500強企業德國博世力士樂集團簽署《共建“一帶一路”中歐合作產業園戰略框架協議》,打造“一園兩國”產業發展新模式。中歐合作產業園起步區已聚集了博世力士樂、達能等世界500強企業項目,阿爾斯通永濟公司已將兩款國際最先進的牽引電機生產技術和全套生產線轉移到西安經開區,產品出口瑞士、芬蘭等多個國家。
近年來,陜西加快推進中俄絲路創新園、中歐合作產業園等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國家級開發區創建國際合作產業園,打造優勢特色顯著的產業集群。
陜西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在位于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的中俄絲路創新園里,“一園兩地”國際合作模式正在不斷深化。2018年,“一園兩地”發展模式入選“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十大成果。截至目前,中俄兩方園區共引入81家企業入駐(中方園區53家,俄方園區28家),院士工作站3家;引入國際科創資源,推動了俄羅斯鮑曼國立技術大學等15家知名高校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9所中方高校開展科教創新合作。
此外,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咸新區通過搭建國際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提供出入境、海關等8大類25項專員服務及社保、醫療等綜合服務體系;搭建“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和大數據平臺,建立多語言呼叫中心,加強涉外服務人員培訓,滿足各方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人文交流和商貿合作中的語言科技服務及精準大數據解決方案需求;探索國際遠程會診和國際醫生執業資格互認模式,建立遠程視頻會診平臺,實現中英兩國醫生同步同頻診斷、聯合開展手術。
目前,西咸新區在臨空產業、文體旅游產業、醫療健康產業方面形成集聚效應。2017年4月1日至2022年2月底,西咸新區新增市場主體37347家,注冊企業15488家,其中外資企業185家,注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186家。
招商引資是擴開放、穩投資的重要途徑。通過出政策、強支持,暢物流、降成本,搭平臺、強招商,搶訂單、拓市場等措施,陜西持續發力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大力吸引高端產業、龍頭企業、核心配套和先進要素聚集,三星、美光、施耐德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在陜投資設立144家外資企業。2021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達102.46億美元,是2012年的3.5倍,年均增長15.8%。今年上半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6.6%,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26.9%。
雙循環 形成國際化高效產業格局
一個產業發力的路線圖正在“一帶一路”沿線拓展。
“中歐班列長安號最初拉回來的產品是以糧油為主,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貿區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中亞和歐洲的副食產品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走上’我們的餐桌。”8月4日,愛菊集團副總經理劉東萌說。
大膽“走出去”,放心“引進來”,最終實現國際國內市場“雙循環”。愛菊集團正是陜西大力促進國際產能合作的一個縮影。
位于哈薩克斯坦北哈州的愛菊集團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如今已經是愛菊集團的重要產業基地。作為中哈產能合作清單首批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于2016年5月開工建設,同年12月正式投產,累計投資3000萬美元。園區內已建成年加工量30萬噸的哈薩克斯坦國內最大油脂廠,配備建設兩個合計倉容15萬噸的大型糧庫和年物流能力50萬噸的4條鐵路專用線,為當地創造了150個就業崗位。
2015年,依托西安國際港務區的入港政策及縱橫歐亞的中歐班列長安號的物流保障,愛菊集團大膽邁出國門,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我們在哈薩克斯坦建了糧庫,主要收儲當地小麥,在阿拉山口建了一個面粉廠進行加工,然后運回西安。”劉東萌說。依托中歐班列長安號,愛菊集團逐步構建起了北哈州—阿拉山口—西安“三點一線、三位一體”的國際“糧食大通道”,不僅為陜西打造了海外糧倉,還進一步保障了糧食供應安全。
近年來,愛菊集團加快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布局,在哈薩克斯坦推行“政府+銀行+企業+農場主+高校”新型訂單農業種植模式,與當地20多個農場主簽訂訂單農業合作協議,推廣種植150萬畝農作物,帶動當地500余名農民增加收入,提升當地農業生產加工能力,讓更多優質的哈薩克斯坦面粉和食用油走進中國千家萬戶,同時有效解決當地農產品銷路問題,實現多方共贏。
“我們將繼續深化國際產能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發揮中哈雙方產業優勢,為中亞經濟帶積蓄能量,為陜西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愛菊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