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組織青年講好講活紅色故事;加強對新興領域青年的聯系和凝聚;助力青年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全省各級團組織聚焦強化青年理論武裝、構建青年聯系紐帶和引導青年建功成才,團結帶領三秦青年在一次次奮進中揮灑汗水,在一次次突破中綻放自信,激揚奮進新征程的青春力量,以昂揚面貌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開展理論宣講:
讓青年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
“這兩天我在進一步修改和打磨在團省委‘青年大學習’首場示范宣講交流活動的演講稿,不斷思考怎么才能讓青年真正聽得進、學得懂、記得住……”8月9日,作為新晉團省委青年講師團成員,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齊釗說。
今年5月,齊釗在“喜迎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團省委“青年大學習”首場示范宣講交流活動上,以《思想進步是中國青年一以貫之的強大內核——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題,將政治、文化與實踐生動結合,通過互動交流,引發團員青年的深刻思考,點燃團員青年的學習熱情。本次示范活動吸引2萬余人次通過新媒體平臺同步在線學習,也帶動各級團組織積極開展宣講活動。
在安康,團市委組織開展“行走中的團課”暨青年講師團沉浸式宣講主題活動,圍繞“喜迎黨的二十大”“慶祝建團100周年”開展了多場小規模、面對面、互動式的宣講交流活動;在漢中,團市委邀請市級青年講師團成員前往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沉浸式開展“中國青年運動史”主題團課;在寶雞,“青年大學習”宣講活動組織團市委青年講師團成員到東嶺集團,分別圍繞青春榜樣故事、青年成長成才作宣講……一次次生動鮮活的宣講讓黨的聲音直達青年,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奮進新征程的實際行動,建功立業新時代。
關注新興領域:
讓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
“團團真好,我們國風青年愛好者終于有自己的組織了。”7月29日,陜西省青年新媒體協會國風專業委員會成立。當天晚上,專委會顧問王茜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激動地分享:“讓我們從今天出發,一起展露國風風華,感受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
作為我國華服推廣大使、“中國華服日”主創人員之一,王茜霖從2007年開始投身華服文化公益宣傳,一直致力于傳播傳統文化。“目前,專委會有50余名會員。我們將身著華服在中國傳統節日組織開展民樂演奏、茶藝展示、書法交流等活動,吸引更多的人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王茜霖說。
近年來,國風興起,彰顯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國風專委會的成立,旨在發揮團屬社會組織團結引領新興領域青年作用,創新機制、搭建平臺,關注、服務、引導更多青年國風愛好者、從業者持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結合時代特征挖掘探索、推陳出新,不斷豐富國風文化的精神內涵,厚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根基。
隨著時代發展,自媒體青年大V、短視頻行業青年、電子競技行業青年等新興領域青年,在廣大青年群體中影響廣泛、帶動力強。為團結凝聚新興領域青年,團省委積極為他們搭建交流、學習、展示的平臺,助力青年成長成才。下一步,團省委還將進一步加強對新興領域青年的聯系、凝聚、服務和引領工作,示范帶動更多青年主動擔當作為。
助力鄉村振興:
讓青年勇擔責、展抱負、能出彩
8月,由團省委、省委網信辦、省委教育工委等13家單位共同舉辦的2022年“菁彩青農”陜西省鄉村振興青年創業系列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其中,就有返鄉創業大學生、洛南縣眾鑫農園豆制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洋。
作為去年該大賽的三等獎獲得者,王洋說,自己是從當地團組織得知,大賽獲獎項目有獎金支持、信貸支持、項目孵化、導師輔導,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沒想到收獲頗豐。
“多虧參加了大賽,讓我在創業導師的指導下,梳理思路,明確方向,從創新產品和營銷模式入手,找到了三產融合的新方向。”如今,王洋正在積極為當初的參賽項目“洛南豆腐豆腐干創新之路”項目建設廠房、購進設備。
除了舉辦“菁彩青農”陜西省鄉村振興青年創業系列大賽,今年4月,陜西共青團圍繞助力鄉村青年創業及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廣泛調動資源,推進包括“菁彩青農”鄉村青年創業幫扶行動、“秦青優惠貸”項目等在內的一系列“組團式”幫扶舉措。重點面向我省26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開展專項活動,聚焦培育一批青年創業、扶持一批青創企業、選樹一批青年人才、支持一批青創組織,助力鄉村青年創業。截至今年4月,“秦青優惠貸”項目已累計發放貸款43.63億元,共支持青年創業小微企業5257家,大大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為青年創業保駕護航。 (記者 劉芊羽)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