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記者獲悉,省統計局發布的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表明,十年來,發展成果全民共享,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省加強教育、文化、醫療等各項重點民生建設,居民收入快速增長,人民福祉持續提升,三秦大地實現了擺脫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夢想。
全省扎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認真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脫貧地區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全省465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2021年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9元,同比增長11.4%,相當于全省農村平均水平的94.3%,與全省農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省出臺促進居民增收推動富民惠民意見和相關措施,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省人民共享發展紅利。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醫療衛生事業持續發展。十八大以來,隨著醫療改革落地推進,分級診療制度逐步建立,全省公立醫院改革走在全國前列,有效緩解了三秦百姓看病難問題。2021年,每千人擁有醫生數為3人,是2012年的1.7倍,達到小康社會人均醫生指標標準。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全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推動教育進入發展新階段,全省文盲率降低到2.75%。文化體育事業加快發展。2020年,全省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693.94億元,2013-2020年年均增長7.4%,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1個百分點。(記者 張維)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