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十年答卷:一切為了群眾健康

2022-10-24 09:48:20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十年持續攻堅克難,陜西醫改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速破解,群眾的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升。陜西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由2013年的6.15%增長到2021年的21.16%,人均預期壽命由2015年的75.7歲增長到2020年的77.8歲……...

  十年持續攻堅克難,陜西醫改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速破解,群眾的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升。陜西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由2013年的6.15%增長到2021年的21.16%,人均預期壽命由2015年的75.7歲增長到2020年的77.8歲……

  作為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陜西省人民醫院創傷中心形成了完整的創傷救治技術體系。圖為該中心設置的創傷復蘇單元。

  漢陰縣人民醫院專家對漢陰縣澗池鎮中心衛生院醫生進行業務指導。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多學科聯合成功救治出生僅兩天的復雜先心病患兒。

  醫改,是涉及千家萬戶的大事,承載著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民生期盼。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堅持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將深化醫改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籌謀劃、全面推進。

  這十年,陜西發揮省級醫院輻射帶動作用,發揮地市級醫院醫療救治主力軍作用,發揮縣醫院在縣域內的“龍頭”作用,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底”作用,不斷優化全域醫療服務體系。

  這十年,陜西堅持高質量發展主題,完善相關政策指引,強化醫療質量管控和可持續發展,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推進醫藥衛生高質量發展。

  這十年,陜西推動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持續加大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力度,持續減輕群眾就醫負擔,讓健康惠民落到實處。

  家門口“大”醫生

  “以前只能到縣城大醫院看的病,現在在鎮上就能看好,而且醫保報銷的錢還多。我們老百姓看病再不用發愁了!”漢陰縣澗池鎮軍壩村村民梁愛云感嘆道。

  梁愛云多年來患有頸椎間盤突出癥,右上肢疼痛伴麻木、上舉受限,這讓她苦不堪言。今年5月,梁愛云病痛加重。她聽說縣醫院骨科專家就在澗池鎮中心衛生院坐診,于是在家人陪同下到醫院診治。骨科專家、疼痛科專家聯合會診后,給她實施“針刀+臭氧”聯合治療,10天后梁愛云便康復出院了。

  “通過縣級醫院牽頭優化資源配置、下沉人員和技術幫扶、同質化管理,加上基層醫護人員到大醫院進修,我們很多技術都能達到二級醫院的水平,常見病、多發病、部分疑難病癥完全可以在鎮上的醫院解決,并且按照一級醫院的標準收費,整體來說節約了縣上的醫保資金。”漢陰縣中醫醫院副院長、澗池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方德春說。

  如今的漢陰縣澗池鎮中心衛生院,又叫漢陰縣醫療健康共同體澗池分院。這是近年來漢陰縣全力推進縣域緊密型醫療健康服務共同體建設的成果。事實上,在陜西,像漢陰縣一樣在縣(市、區)組建縣域醫共體、實現區域分級診療的縣域不在少數,這也是陜西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布局的一個縮影。

  多年來,陜西全力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醫療聯合體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發揮高水平醫院引領帶動作用,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發揮省級醫院輻射帶動作用,以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和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打造高標準區域衛生健康中心為重點,實施“秦躍計劃”,支持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創建國家醫學中心;積極爭取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擬依托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北醫三院和省中醫醫院,分別在榆林、楊凌、延安、漢中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省財政下達補助資金5000萬元,支持已獲批的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以及申報的創傷、神經、心血管、傳染病等專業類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前期建設。

  ——發揮地市級醫院醫療救治主力軍作用,加快推進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寶雞市中心醫院、漢中市中心醫院、渭南市中心醫院等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高各地醫療衛生服務綜合承載能力,更好滿足省域內群眾醫療服務需求,減少患者跨區域流動。

  ——發揮縣醫院在縣域內的“龍頭”作用,向國家申請推薦縣醫院加入“千縣工程”,陜西51家縣級醫院入選;著力提升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實現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縣域全覆蓋;在全省遴選10個縣級中醫醫院開展“兩專科一中心”建設,遴選21個縣級中醫醫院重點建設針灸、康復、腦病等中醫優勢特色專科。

  ——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底”作用,做實做細老年人和4種重點慢病服務管理,高血壓患者基層規范管理服務率達79.24%,高于國家6.11個百分點;開展全科醫生培養和轉崗培訓,全省每萬人全科醫生數達到3.35人,位居全國第9位。

  ——推動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累計組建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專科聯盟、遠程協作網262個;開展城市醫療聯合體階段性評估工作,做好試點經驗總結;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今年上半年啟動25個縣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現全省50%的縣建成1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目標。

  同心聚力,碩果累累。按照大病重病在本省解決、常見病多發病在市縣解決、日常頭疼腦熱在鄉村解決的目標,陜西各地強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

  花小錢治大病

  “聽到胰島素降價的消息,我太激動了,這可為我們家解決大問題了。”今年5月底,家住西安市東郊的王女士終于等來了胰島素“集采價”落地陜西的消息。

  60多歲的王女士是一名糖尿病患者。3年前,她被診斷為I型糖尿病,每天要靠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這些年,除了身體上的疼痛,更讓王女士發愁的是每月要承擔的高額醫藥費。

  5月10日,陜西省醫療保障局發布了《關于做好國家組織第六批藥品(胰島素專項)集中采購和使用工作的通知》,明確全省參加國家組織藥品(胰島素專項)集中帶量采購的公立醫療機構(含軍隊醫療機構)、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自2022年5月30日起全面執行胰島素專項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自此,糖尿病患者可以購買到“質優價宜”的胰島素產品。這一實打實的改革舉措,成為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不僅于此,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藥品醫用耗材實行集中帶量采購、支付方式改革……多年來,陜西一系列醫保政策的實施,大幅降低了群眾的就醫費用。

  ——鞏固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待遇,全省城鄉居民醫保實現整合,建立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制度保障體系;堅持“小步快跑”,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2008年的80元增加到2022年的610元,居民醫保住院費用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穩定在70%左右,進一步促進社會公平、筑牢健康底線;推動出臺陜西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若干措施,統一大病保險待遇,繼續向困難群眾傾斜;制定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實施方案,將于2022年底落地惠民。

  ——推動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今年集采藥品數量已達393個、醫用耗材數量9個,中選品種平均降幅超過50%,提前超額完成國家年度任務,持續減輕群眾看病購藥負擔,為陜西醫療機構節約采購資金30.05億元;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在全國第6個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推動陜西新版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平穩實施,助推公立醫院回歸公益屬性。

  ——穩步開展支付方式改革,制定DRG/DIP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從今年起啟動改革擴面;加強醫保藥品目錄管理,全省基金可支付藥品達到2903種,基本覆蓋所有臨床治療組別,進一步增強基本醫保保障能力;建立健全五級經辦網絡,把經辦窗口開到群眾家門口,將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身邊;持續優化異地就醫服務,開通跨省異地就醫線上備案,取消省內異地門診備案程序,實現門診費用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不斷擴大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達到1634家、定點藥店11261家,進一步滿足群眾就醫購藥需求。

  ——補齊信息短板,接入全國“一張網”,推動各地全部并入國家醫保信息平臺,全省3.54萬家兩定機構、2000余家醫用耗材配送企業、1300余家藥品廠家、180余家經辦機構、700余家醫用耗材生產廠家可以快速辦理結算、招標采購等多項復雜業務;高標準高質量建成陜西醫保信息調度指揮中心,實現遠程調度全省兩定機構醫保結算數據,實時監督基金使用及運行,3900萬參保群眾可以足不出戶線上辦理醫保業務,平均日結算37.5萬人次,涉及費用2.4億元,有力提升醫保公共服務水平。

  從醫保目錄的大調整到藥品的集中采購,從異地就醫的打通到醫保基金的控費,從“群眾多跑腿”到“數據多跑路”的轉變,陜西醫保改革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切實提高群眾的幸福感。

  提能力增內涵

  “心臟不舒服,該看心內科還是心外科?”

  “肚子難受,消化科、肝膽科、肛腸科這么多科室,我該掛哪個號?”

  ……

  為解決困擾群眾的類似問題,近年來,陜西省人民醫院以疾病診療為中心,全方位打好學科建設“組合拳”,將全院70多個科室整合成13個專科病院和10個醫學中心,形成了以疾病鏈為紐帶的學科體系和診療服務體系。這是陜西醫藥衛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具體體現。

  加強醫療機構能力建設,是深化醫改的重要內容。多年來,陜西多措并舉,著力改善醫療服務,在全國率先普及預約診療、多學科診療、臨床路徑管理、優質護理服務、日間手術等一系列改善醫療服務的舉措;推進遠程醫療服務和智慧醫院建設,持續改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可及性;探索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模式和路徑,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強化醫療質量管控和可持續發展,7月,陜西發布的國家反饋最新數據顯示,我省相關指標持續向好,部分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臨床檢驗同質化明顯增強,我省三級公立醫院國家間質量評價參加率91.98%、合格率96.35%,位列全國第10位;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國家室間質評參加率94.92%、合格率97%,位列全國第4位。

  ——醫療質量與安全持續提升,三級公立醫院手術患者并發癥發生率0.42%,低于全國水平(0.56%),位列全國第8位;I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率0.04%,低于全國水平0.1個百分點,位列全國第5位。

  ——緊缺專業人員改善顯著,兒科、麻醉專業醫師配備占比超過全國水平,分別排名全國第4位和第9位。

  ——中醫藥科研支持力度增強,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每百名衛生技術人員科研項目經費、中醫藥科研項目經費分別為28.26萬元、26.57萬元,位列全國第12位、第10位。

  同時,截至2021年底,全省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設置率達到54.15%,三級中醫院康復科設置率達到80%;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占比達到40%,超過98%的醫療衛生機構開設老年人綠色通道;建設老年人心理關愛點21個、安寧療護服務中心8個。建成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136個,標準化危重救治轉診網絡覆蓋全省。

  多年來,陜西通過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等舉措,打通群眾就醫的堵點,提升老百姓就醫的獲得感。( 記者 楊靜文/圖 )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陜西 醫改 健康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新建县| 前郭尔| 通州区| 镇康县| 甘南县| 关岭| 永胜县| 漯河市| 岚皋县| 合作市| 观塘区| 鲁甸县| 天全县| 长岭县| 延川县| 平定县| 平果县| 张家港市| 蕉岭县| 甘肃省| 津南区| 长沙市| 泾阳县| 尉犁县| 镇雄县| 托克逊县| 托克托县| 永嘉县| 连江县| 馆陶县| 平罗县| 陇南市| 内江市| 淳安县| 淮滨县| 时尚| 陆河县| 巩留县| 固阳县|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