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地方調整了防控措施,比如有的鐵路段已不再查驗旅客核酸證明,有的省份只要綠碼就可全省通行,還有些地方明確了核酸檢測即將自費,這些是否意味著近期我國防控政策要有所調整?
11月5日,針對這些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都有回應。
當前,我國仍面臨境外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傳播擴散的雙重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
堅決落實“四早”,做到早發現、快處置、防外溢。
嚴格執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準”要求,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
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堅決整治層層加碼。
疫情防控“九不準”
6月24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九不準”要求。
■不準隨意將限制出行的范圍由中、高風險地區擴大到其他地區。
■不準對來自低風險地區人員采取強制勸返、隔離等限制措施。
■不準隨意延長中、高風險地區管控時間。
■不準隨意擴大采取隔離、管控措施的風險人員范圍。
■不準隨意延長風險人員的隔離和健康監測時間。
■不準隨意以疫情防控為由拒絕為急危重癥和需要規律性診療等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不準對符合條件離校返鄉的高校學生采取隔離等措施。
■不準隨意設置防疫檢查點,限制符合條件的客、貨車司乘人員通行。
■不準隨意關閉低風險地區保障正常生產生活的場所。 綜合央視等
熱點問題1 疫情形勢
近期內蒙古、新疆等地的新增感染者比較多,廣東、河南等地的疫情也備受社會關注,從全國范圍看疫情發展形勢如何?
國家疾控局傳防司二級巡視員胡翔:
近日,全國每日報告新增陽性感染者數量波動上升,疫情繼續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特點,形勢嚴峻復雜,受奧密克戎進化分支傳播能力強、隱匿傳播的影響,跨省跨區疫情增多,多地新舊疫情疊加交織,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廣州、鄭州、福州、蘭州等省會城市發生了聚集性疫情,局部地區出現了疫情反彈。
目前,新疆、內蒙古疫情防控攻堅行動已取得初步成效,廣東、福建、黑龍江、河北、河南局部暴發疫情正在逐步趨穩,其他省份的疫情多點散發,全國疫情總體可控。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國持續面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傳播擴散、秋冬季流感等季節性疾病高發的多重壓力,發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風險依然存在,存在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疫情疊加的可能。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將繼續指導各地,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科學精準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各項措施,以快制快,持續強化局部聚集性疫情的處置。
熱點問題2 “九不準”
之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開通了疫情防控“九不準”公眾留言板,請問群眾反映較多的問題有哪些?這些問題的整改、解決情況如何?
國家疾控局監督一司二級巡視員妥佳:
近期群眾反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來自于低風險地區人員采取強制勸返、隔離等限制措施,黑龍江省大慶市、山西省太原市這類投訴較多。二是隨意將限制出行范圍由中高風險地區擴大到其他地區,山西省運城市、河南省鄭州市這類投訴較多。三是隨意擴大采取隔離管控措施的風險人群范圍,廣東省深圳市這類投訴較多。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高度重視群眾的投訴工作,每日及時轉辦、督辦地方核查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
另外,我們也發現除了違反“九不準”規定之外,一些地方處置疫情存在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等新的表現形式。一是隔離場所收費,如貴州省畢節市、四川省南充市。二是隨意“靜默”“封城”代替管控,如河南省鄭州市。此外,輿情監測發現個別地區以賦碼彈窗的形式限制人員出行。對于以上問題,我們高度重視,并同時進行整治。
熱點問題3 查驗核酸
近期,一些地方調整了防控措施,比如有的鐵路段已經不再查驗旅客的核酸證明,還有的省只要綠碼就可以全省通行,這些是否意味著防控政策近期要有所調整?
胡翔: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按照“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根據病毒變異特點和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動態優化調整防控策略措施。
實踐證明,我們關于疫情防控策略和一系列戰略舉措是完全正確的,也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
當前,國際疫情迎來新的冬季疫情流行季,國內局部地區疫情反彈趨勢明顯,疊加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傳播風險,疫情形勢更加嚴峻復雜。我們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在總結各地疫情防控實踐和政策實施效果的基礎上,組織專家根據病毒潛伏期、傳播力、致病力的變化,不斷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進一步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熱點問題4 層層加碼
近期疫情多點散發,部分地區疫情防控“層層加碼”和一刀切的現象又有所抬頭,給公眾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嚴重不便,請問將采取哪些具體的措施督促各地在防疫中更加科學精準呢?
妥佳:為了督促各地疫情防控措施更加科學精準:一是要充分發揮各級整治“層層加碼”專班工作的作用,建立健全快速反應機制,及時轉辦、核實群眾舉報投訴,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式的管理模式,督促指導地方及時解決群眾的投訴問題。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緊盯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對發現地方違反“九不準”等疫情防控要求的堅決督促整改到位,確保有關“層層加碼”問題及時得到妥善解決,同時對于地方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的,予以通報曝光。三是指導涉疫地區用心用情做好群眾工作,加大對日常生活和防疫物資的調運儲備,切實保證老弱病殘幼孕等群體的就醫需求,細致耐心做好群眾工作,最大限度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防止疫情防控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等問題的出現。
熱點問題5 封校
當前國內疫情多點頻發,有學生在網絡上反映學校因為疫情“封校”,請問如何指導高等學校科學精準防控疫情,最大限度保障師生正常的學習生活。
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目前,高校疫情總體平穩可控,校園環境總體安全有序。11月3日,教育部再次召開全國教育系統疫情防控視頻調度會議,明確當前科學精準防控校園疫情的總體要求:既要防止防控不力、放松懈怠,導致校園疫情輸入;更要防止防疫過度、“層層加碼”,影響師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在全面科學精準防控基礎上,重點在五個方面調整優化校園疫情防控措施:
第一,科學實施常態防控。落實第九版國家疫情防控方案和高校第六版新冠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嚴防疫情輸入校園,嚴防校園疫情擴散,校園管理既不能“一封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
第二,動態調整教育教學。精準安排教育教學工作,動態合理做好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動態有序轉換。
第三,不斷優化校園服務。統籌落實疫情防控和校園服務保障。切實保證校園生活物資、防疫物資和教學物資的供應;重點提高餐飲服務質量和規范校園商品價格,全面優化教學、科研、鍛煉、住宿、就醫、快遞等各項校園管理服務,營造良好舒心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環境。
第四,及時回應學生關切。暢通師生訴求反映通道,健全問題解決反饋機制。
第五,系統提升應急能力。堅持預防為主,落實四早要求,學校不斷完善校園突發疫情應急處置預案和強化應急保障機制建設。學校繼續爭取屬地有關部門在物資、政策和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優先保障和傾斜支持,一旦發生校園疫情,學校在屬地有關部門支持下,以快制快控制疫情,精準研判、快封快解,有序轉入校園常態防控狀態,恢復正常教育、教學和生活秩序。
熱點問題6 校園防控
秋冬季來臨,季節性呼吸道疾病多發,請問針對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工作有哪些部署?
劉培俊:為貫徹落實當前國家疫情防控政策,教育部門聚焦“防住新冠疫情、促進師生健康”這一主題重點部署五項工作。
第一,持續防控新冠疫情。把好校門關,做好校門出入人員健康監測。加強教室、實驗室、圖書館以及食堂、宿舍、校醫院等重點場所監測和管理,加強重點崗位人員健康監測,增強校園疫情應急處置能力。
第二,切實加強多病同防。在防住新冠疫情的同時,加強校園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重點加強流感、水痘、麻疹等各項傳染病的監測、發現和干預處置,確保不在校內傳播。重點加強校內重點場所的清潔消毒、通風換氣以及衛生管理,重點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
第三,強化師生的健康教育。進入冬季,學校的教學、考試等任務比較集中,引導學生合理作息、加強鍛煉、增強防病抗病和免疫能力。引導師生遵守防疫規定。同時,加強個人防護。
第四,提高健康服務水平。加強中小學衛生室、醫務保健室、高校校醫院以及校園鍛煉健身場所的建設,配齊專業人員,改善設施條件,加強技術培訓,強化常規管理,發揮其在學校疫情防控中的基礎保障作用,切實提高學生衛生健康的服務能力。
第五,加快建設健康學校。一邊重點防控新冠疫情,一邊全面加強能力建設,教育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了“全國健康學校建設計劃”,支持鼓勵各地建成一批全國健康學校,全面提升學校的疫情防控能力、衛生管理能力和健康促進能力。
熱點問題7 新冠肺炎VS流感
秋冬季節流感高發,請問該如何區分新冠肺炎、普通感冒和流感?遇到發熱等情況該怎么辦?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新冠病毒感染、感冒和流感都屬于呼吸道的病毒性疾病,但也有很多區別。
首先,病原上來看。普通感冒是由定植的一些病毒,流感是流感病毒導致的;新冠是新冠病毒。
第二,從傳染性來看。感冒是沒有傳染性的,當抵抗力下降時,在上呼吸道定植的一些病毒復制以后導致癥狀。流感和新冠都具有傳染性,新冠的傳染性明顯高于流感。
第三,從感染部位來看,普通感冒一般在上呼吸道,一般不會導致肺炎。流感大部分也在上呼吸道,極個別的可能累及肺臟。但新冠可導致肺炎,誘發一系列基礎病的加重。
第四,從發生季節來看。感冒沒有季節性,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流感主要是秋冬季為主。新冠病毒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但秋冬季是高發季節。
從臨床表現上看,感冒比較輕,一般有上呼吸道一些癥狀,流鼻涕、鼻塞,個別的會有一些低熱,很少有高熱。而流感常常是有全身癥狀,頭疼、發熱、咽喉痛、肌肉關節酸痛等。新冠病毒感染后可出現發熱、肌肉關節酸痛、咳嗽、嗅覺、味覺下降等,還可能誘發基礎病的加重。
第五,治療方面,普通感冒不治療,本身自限,一般1-3天就好了,囑咐病人多喝水、注意休息就可以。流感有特效藥,通過抗病毒治療可以減輕癥狀。新冠目前也有抗病毒藥,所以對新冠治療更要積極,尤其是有基礎病的老年人更要早期進行干預避免病情惡化。
一旦出現發熱等癥狀一定到醫院看病,甄別排查是新冠還是流感。
熱點問題8 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我國目前新冠疫苗接種的最新情況如何?
胡翔:截至今年11月4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34億4023.1萬劑次,接種總人數達13億383.2萬,完成全程接種12億7222.7萬人,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全國總人口的92.48%和90.24%。完成加強免疫接種8億929.9萬人。
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覆蓋人數達到2億3927.8萬人,完成全程接種2億2800.3萬人,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老年人口的 90.62%和86.35%。完成加強免疫接種1億8073.4萬人,但80歲以上老人總體接種率和加強針的接種率都有待進一步提高,這部分人群又是感染后容易發展為重癥甚至威脅生命的人群。
熱點問題9 老年預防
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發生重癥的高風險人群,針對老人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在預防方面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辦法?
王貴強:老年人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以后容易導致重癥和死亡,目前國內國外數據都證明了這一點。老年人抵抗力普遍下降,有基礎病更容易導致病情惡化,增加重癥和死亡。因此,我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里明確了六類高風險人群,要關注這類新冠感染以后重癥甚至死亡的高風險人群。
老年人如何有效預防感染、重癥和死亡?第一,從預防感染方面,戴口罩、手衛生、社交距離等是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第二,在預防重癥和死亡方面,疫苗接種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明確證實疫苗接種能有效降低老年人、有基礎病人群的重癥和死亡風險。我們國家總體疫苗接種率很高,但老年人尤其是80歲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種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們呼吁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礎病的8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定要積極接種疫苗,避免感染后的重癥和死亡風險。
熱點問題10 戴口罩
奧密克戎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在這種情況下普通的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是否還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呢?
王貴強:奧密克戎變異株現在傳染性明顯增加,如果不進行主動篩查,大量無癥狀感染者將作為重要的傳染源導致病毒快速傳播、播散甚至暴發。
我國目前的疫情防控策略運用得當,還是能夠有效控制新冠變異株的傳播和暴發。目前采取的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手衛生、社交距離等,對控制病毒傳播、預防感染還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研究表明,戴口罩尤其是感染者戴口罩可以大大降低傳播風險,有效阻斷傳播鏈條,控制疫情進一步擴散和暴發。尤其在密集的人群以及在室內,一定要戴口罩。
戴口罩一定要蓋住口鼻,在鼻托的地方要密閉,保持和臉貼合緊密。摘口罩時不要碰到口罩外表面,避免手沾染病毒后再次傳播。同時,口罩佩戴一般4小時左右更換。除此之外,手衛生、社交距離也是對奧密克戎新的變異株行之有效的防控手段。當然,個人的良好衛生習慣也是很有效的手段。 據國家衛健委官網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