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唐冰
旭日始旦,群賢聚首。1月11日上午,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西安開幕。
與晨光同行,500多名省政協委員拾級而上,步入陜西賓館會議中心禮堂,踏上五年履職之路。
會場內外,大會工作人員忙碌在各自工作崗位,迎接開幕會重要時刻。
9時整,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正式啟幕,委員們認真聆聽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工作報告、提案工作情況報告。
步履堅實、足音鏗鏘、赤忱前行。過去五年,是陜西改革發展不斷呈現新氣象的五年,也是新時代陜西政協事業書寫發展新篇章的五年。在中共陜西省委堅強領導下,省十二屆政協及其常委會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聚焦“國之大者”“省之要者”“民之盼者”,在有效服務中心大局、生動踐行協商民主中,為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協商民主形式多,履職成效沉甸甸。”說起常委會工作報告亮點,“務實、扎實、翔實、充實,字字句句體現實干擔當”,是采訪中老委員們共同表達的心聲。他們表示,要繼續履行好職責使命,寫好新的五年“委員作業”
省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羅軍在手中的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標出許多重點。他說:“過去五年,省政協履職平臺建設卓有成效,尤其是‘秦商量’協商議政平臺的建立,打破了委員履職的時空界限。目前,全省已建立1234個委員工作室并積極開展相關工作,希望今后繼續積極探索創新,推進委員工作室更加‘實起來、活起來、干起來’。”
看到報告中“推動在全省宗教界設立‘愛國主義教育周’”這句話,省政協委員、省伊斯蘭教協會會長定紀平倍感親切:“在省政協提案推動下,全省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周’設立,通過連續兩年開展活動,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愛國情懷進一步增強,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道路的信心更加堅定。今后我將繼續發揮好在界別群眾中的作用,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和履職能力,以模范行動展現新時代政協委員的使命擔當。”
——“緊扣教育、醫療、就業、養老、住房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協商議政,助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設立‘9·21’委員活動日,累計開展活動6805場、參與群眾14.68萬人次”;
——“成立各級政協愛心濟困協會32個,累計捐贈善款9000余萬元,幫扶困難群眾、在校學生8.6萬人”;
——“建成各級委員工作室1234個,開辟了融入基層治理的新陣地”;
……
省政協主席徐新榮所作的常委會工作報告實事求是,一次次引發會場內共鳴和掌聲。
“報告總結過去五年工作,對未來五年工作作出科學部署。作為新任省政協委員,我對未來履職充滿了信心,同時清晰看到了工作努力的方向和目標。”省政協委員、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劉潔表示,將立足群眾、立足專業優勢,圍繞司法改革、法院隊伍建設、婦女權益保障等積極建言。”
認真聆聽報告后,省政協委員、北京市安理(西安)律師事務所主任屈金岡說:“每一位委員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在今后履職中,我要結合報告部署的重點工作任務,加強調查研究,準確把握重點,積極參政議政,為助力法治陜西建設建言、增進民生福祉發聲。”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也是新一屆省政協工作的起步之年。農民工工資、中小學生減負、科技創新發展、做強鄉村產業……采訪中,委員們紛紛說起自己建言的“關切題”。
凝聚復興偉力,奮進嶄新征程。未來幾天,委員們將通過省兩會履職平臺建肺腑之言、獻務實之策,用高質量履職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