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省政協委員劉莉、高曉博做客“委員訪談室”,聚焦“堅持人民至上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主題建言獻策。 實習記者 閆智 攝
□ 記者 殷博華 實習記者 閆智
過去五年,陜西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著力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心全意干好為三秦百姓謀利益、謀幸福、謀共富的好事實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錨定民生新目標解民憂、紓民困,讓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和溫度。1月14日,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省政協委員,西安梁家灘國際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劉莉,省政協委員、寶雞市鄉村振興局局長高曉博做客“委員訪談室”,聚焦“堅持人民至上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主題建言獻策。
劉莉: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心任務,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并特別強調了教育、科技、人才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是關乎群眾幸福感的民生大事。”劉莉說,只有好的教育,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如何提高教育質量、增進民生福祉,是劉莉履職的關切點。多年來,她深入基層走訪調研,詳細了解我省教育事業發展情況,堅持問題導向,查短板補弱項,為我省教育事業發展鼓與呼。
就如何推進我省教育高質量發展,劉莉建議,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會“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加快教育強省建設”的重大意義和責任。要加強學習,深入調查研究,明晰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規律和內涵。要胸懷國家發展、人才培養戰略大局,努力解決教育領域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高曉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明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路線圖”。
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培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宜居和美鄉村……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省政協委員,高曉博對推進鄉村振興充滿期待。
去年以來,我省從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富裕程度等8個方面指標,對全省76個縣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排名,總體數據顯示,縣域經濟總量持續擴大,活力動力明顯增強。
“但從去年前三季度監測指標來看,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GDP比重為42.6%,還有較大提升空間。”高曉博說,目前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有6000多元差距。
增加群眾收入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舉措。高曉博建議,要推進特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把財政銜接補助資金的60%以上用于產業發展,重點支持縣區首位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促進特色產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要保障群眾穩崗就業,深化東西部和省域內勞務協作,提升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大力開發鄉村公益崗位擴大就業,助力社區工廠發展吸納就業,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拓展就業,支持脫貧人口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拓展就地就近就業渠道。
鄉村建設和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性工作。高曉博建議,要完善健全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推動分類減量與資源化利用。要定期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美化行動,改善村莊公共環境。要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村級就近便捷服務能力建設,推動公共服務下鄉進村。要持續推廣應用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等經驗做法,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持續提升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