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漢濱區民族工作是全省、全市重點縣區,有回族、土家族、壯族等36個少數民族1.4萬余人,人數位居全省各縣區第二,其中回族1.29萬人、占90.5%,主要分布在老城街道、新城街道和瀛湖鎮。近年來,漢濱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突出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4年,漢濱區老城街道鼓樓社區黨委書記馬英被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
有效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依托日常走訪、季度座談、年度培訓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等方式,扎實開展黨的民族政策、理論學習宣傳,開展各類培訓20余場次、策劃系列活動8場次,積極引導轄區各族群眾不斷增強四個認同,深化各族群眾對血脈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經濟相依、情感相親的認識,切實鞏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扎實推進民族聚居地發展。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積極協調支持老城鼓樓、東關發展夜市經濟,改造南正大街、靜寧南街、靜寧北街,新建便民市場,創辦社區工廠,增設日間照料中心4處、充電樁200余個、停車位400余個。結合“五一”、端午、國慶等節日,舉辦“國潮江畔·美味回坊”等非遺美食文化活動,縣河辣子雞、茨溝豆腐宴、流水全魚宴等漢濱美食集匯聚老城,全面推動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經濟社會事業發展。
著力促進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少數民族風俗文化,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話端午習俗”等文藝聯歡、茶話座談等聯誼活動;運用涂料粉刷、手工寫繪等方式,廣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民族團結宣傳,吸引市民駐足觀看、打卡拍照;建立福利院,打造智慧養老,有序推動各族群眾流動融居,推動形成了各民族互嵌式融居的實踐探索,有力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堅持以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活動為抓手,積極深化民族團結宣傳教育,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其中鼓樓社區黨委書記馬英的先進事跡在全省宣講10余次,漢濱區鼓樓社區、東關小學榮獲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單位,成為漢濱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縮影,漢濱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經驗在省民宗委網站刊發、相關理論調研文章在省民宗委評選中獲獎。
不斷夯牢民族工作基層基礎。建立區委統戰工作領導小組民族宗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在老城街道設立民族宗教事務服務中心,在興安路社區成立陜西新疆籍人員服務管理工作站,在鼓樓社區創立三級網格化管理機制,探索形成流動少數民族定期走訪、幫扶慰問、宣傳教育、權益保障、信息互通、子女教育幫扶、規范擺攤設點等工作機制,新疆籍阿卜杜·買賣提在漢濱成功創業后服務社會的生動故事,有力詮釋了漢濱民族工作服務管理的典范。(供稿:漢濱區委統戰部)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