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游客在延安文藝紀念館參觀。
□ 記者 趙婧 文/圖
今年春節假期,紅色旅游成為我省熱門主題游之一,各景區通過推出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活動、設計新穎的文創精品等,讓游客們在打卡中重溫革命歷史,厚植愛國情懷,共賞紅色文化魅力,深入品味別樣“年味”。
“云上”共賞紅色文化魅力
“我曾經無數次在古元生活的碾莊村里駐足、思考,那批新型版畫的開山之作如何在這荒蕪寂靜的山村里誕生……”省兩會結束后,返回工作崗位的省政協委員、延安魯藝文化中心主任、延安文藝紀念館館長劉妮,立刻投入到紅色文化迎新年系列活動中。忙碌中,文筆細膩的她選擇用一篇《尋味:魯藝木刻版畫里的年味》拉開線上活動序幕。
《延安的第一架鋼琴》《魯藝自制的小提琴》《漫畫展的啟示》……據了解,春節期間,延安文藝紀念館不僅線下開館迎新,還在線上推出了“魯藝故事陪您過大年”“新春云上展”等系列活動,用生動的故事、立體的影像、權威的史料,再現魯藝人在抗日戰爭時期扎根基層、為人民創作的感人情節。
“原來在那個時期,我國版畫、漫畫、話劇、電影等藝術形式就已經很厲害了,多樣的風格、超前的思維,在現在看來有些作品仍然不過時啊”“在那樣艱苦卓絕的環境中,冼星海、王莘等眾多文藝青年創作出《黃河大合唱》《歌唱祖國》等經典歌曲,而生活在和平時期的我們,更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努力向上”……網友紛紛留言互動,分享觀后感。
重溫革命歷史 厚植愛國情懷
新春佳節,位于西安市建國路69號的張學良將軍公館門前,游客們有序排隊,依次刷身份證通過智能門禁。“這里不僅是愛國將軍張學良曾經的居住地,更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生地……”隨著講解員的深情講解,游客們仿佛回到了那驚心動魄的重要歷史時刻。
在距此3公里外的青年路117號,西安事變的另一見證地——楊虎城將軍紀念館前,來自遼寧沈陽的游客張先生百感交集:“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了楊將軍遇難時被硝鏹水腐蝕后的皮帶,心情有些沉重,希望大家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西安事變紀念館在游客服務中心開展“尋傳統節日之源,承中華文化之脈”主題活動,同時還定時播放《建國大業》等紅色影片,讓大家在感受節日氛圍的同時,重溫革命歷史。
紅色文創帶來別樣“年味”
農歷大年初三,在銅川市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二樓文創產品展示區,來自西安市的劉老先生收到了工作人員送來的“特殊”新年禮物。“您好!今年是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我們為前來參觀的幸運游客準備了精美的紀念品,請您收下……”
“謝謝,謝謝!”老先生接過精美的禮品袋,欣喜地發現里面裝有不少有關照金的書籍和文創紀念品,忙打開一本《照金紅色故事》翻看起來。“太好了,今天不僅聆聽了精彩的講解,親眼見到了一些珍貴的革命遺物、影像資料,還能把這些紅色故事帶回家細細品讀、好好珍藏,這個春節意義非凡。”
“爺爺,我喜歡這本連環畫和書簽。”一旁的小孫女連蹦帶跳地舉起《照金豐碑連環畫》和照金紀念館文創書簽。在爺孫倆不遠處的文創展示區,一件件以照金為核心元素的紅色文創產品,也以其新穎的設計和實惠的價格,獲得了眾多游客的好評和青睞。
據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講解員任林介紹,近年來,紀念館以創建紅色文創小屋為重點,通過舉辦紅色文創大賽等形式吸引了大批優秀的設計者。“我們將用一批蘊含文化厚度、藝術高度和情感溫度的紅色文創精品,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