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西安:高質量發展“裂變釋能” 中國式現代化“破題實踐”

2023-02-14 09:36:10  來源:新華網  


[摘要]從行業看,裝備制造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29.2%;從規模看,大型企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32.8%;從產品看,新能源汽車產量比上年增長2.8倍……...

  從行業看,裝備制造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29.2%;從規模看,大型企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32.8%;從產品看,新能源汽車產量比上年增長2.8倍……在西安市發布的2022年經濟運行情況中,經濟總量達到1.1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4%,“萬億西安”再上新臺階。

  過去一年,從產業發展到城市能級,從生態環境到生活品質,相當數量的成果在西安這片土地上綻放,“六個打造”奮斗目標取得階段性成果。新的一年,“加快恢復、質效提升、動能增強”蓄勢,千年古都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正從不同維度加速破題。

  2月2日,工人在陜汽控股集團重卡總裝車間裝配零件。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高度

  科技創新“頂天立地”

  以工業生產之“穩”穩住經濟大盤,以重大項目之“質”引領提質增效,以投資結構之“優”激發創新活力……2022年,西安高質量發展裂變釋能,實體經濟筑基固本,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制造強市、智慧城市加速崛起,經濟發展創新高。

  據了解,2022年,西安82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9%,連續數月保持15個副省級城市及9個中心城市第一。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排名西安市躍升8位,位居全國第12名。

  這其中,支柱產業規模實力有了新突破。比亞迪汽車、三星電子產值首破千億。可以看到,無論是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還是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醫藥,都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取得了長足發展。

  經濟高質量發展背后,西安“科技底色”濃。2022年,以秦創原建設為引領,西安打造新動能強勁的國家創新名城,“高、科、技、研”四個數據指標持續攀升。其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5.18%,副省級城市排名第二。2023年初,西安市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成為繼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之后的中國第四個“雙中心”城市/地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今年年初,在中共西安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西安市提出用足用好科技賦能,堅持科教興市、創新立市、人才強市,全面復制推廣“一院一所一校”模式,努力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讓西安的創新頂天立地。

  “頂天”是要融入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立地”是要培育規模強大的科技企業塔字型成長體系。構建“頂天立地”的科技創新體系,筑起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開局起步的“新高度”。

  1月13日,滿載著“洋年貨”的中歐班列抵達西安國際港站。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力度

  政策牽引“攻堅發力”

  有目標才有方向,有抓手才有實效。錨定“六個打造”奮斗目標,過去一年,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全面加快,高質量發展提速加力。年初,西安市第十四次黨代會舉旗定向繪藍圖,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劑”。

  產業發展方面,2022年,西安市實施37條穩增長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推進“1+N”預調度工作機制和清單管理模式,全年累計為企業減輕稅費負擔和增加現金流超過540億元。《西安市“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西安市產業倍增工作方案》相繼出臺,提出到“十四五”末工業投資年均增速達到8%,到2026年6大支柱產業實現產值翻番。

  此外,《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十四五”實施方案》提到,依托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加快培育現代化都市圈,增強軸帶上節點城市承載能力,提升城市群空間發展凝聚力,要發揮西安中心城區引領作用,深入推進西安和咸陽一體化發展。

  以系列政策為航標,過去一年,西安深入實施鏈長制,大力建設秦創原,優化開發區運行機制,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抓鐵有痕、力度強勁。其中在深化改革方面,三項改革案例入選“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在全國城市中位居第三。

  闊步新征程,西安明確2023年八個方面重點工作,審議通過相關決定,指出“2023年是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的破題之年”,吹響了新年奮進新號角。

  1月20日,西安城墻新春燈會現場人潮涌動。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溫度

  以文鑄魂“三生融合”

  西安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資源具有世界性、唯一性。打造彰顯中華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打造共享美好生活的宜居幸福西安,讓高質量發展更有溫度。

  2022年4月,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全國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屹立古都,濃縮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探尋文明起源、重建古代歷史的點滴。

  2022年7月,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南倚秦嶺、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館傳承漢唐氣象、展現中國精神,匯泱泱文脈與日月同輝。

  與此同時,文旅融合也邁向更高能級,“長安十二時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創新實踐入選國家年度三大文化旅游最佳創新成果。以此為切面可以看到,西安推出新產品、壯大新業態、打造新場景、叫響新推介、做精新文創、做實新消費,建設“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的展示窗口”提速。

  城市能級提升方面,西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加快建設,機場三期、火車東站、西延、西十、西康高鐵項目穩步推進,藍田通用機場基本建成,規劃構建24條共1155公里關中城市群核心區城市軌道交通網絡。2023年,西安市將實質性推進城市“北跨”戰略全面提速。

  “民生清單”也在過去一年不斷拉長。2022年,西安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6.52萬人;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16所、新增學位10.5萬個;22個市區重點醫院、疾控機構項目建成;入選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系城市……此外,堅決當好秦嶺衛士,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推動“雙碳”戰略等行動,不斷推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美麗中國的“西安畫卷”厚植綠色發展新優勢。

  放眼2023,西安遒勁有力拉滿弓,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面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命題,千年古都再出發,向著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邁出堅實步伐。(齊正)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西安 中國式現代化 破題實踐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齐齐哈尔市| 仙桃市| 内丘县| 都江堰市| 城口县| 武汉市| 道孚县| 邯郸市| 垣曲县| 建湖县| 虎林市| 定襄县| 新化县| 汝州市| 固镇县| 临漳县| 新沂市| 遂昌县| 郴州市| 黄梅县| 枣强县| 繁峙县| 庆元县| 会泽县| 琼结县| 香格里拉县| 烟台市| 漾濞| 丰城市| 新密市| 楚雄市| 龙门县| 长宁区| 霍城县| 罗城| 五寨县| 孝义市| 图们市| 海安县| 永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