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如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織密“安全網”,筑牢“穩定器”,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月10日上午,西安高新區社會事業服務局副局長畢林正在安排延長2022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期的相關工作,確保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錯過集中繳費期的群眾能夠趕在政策延長的窗口期內及時參保繳費。
談及黨的二十大報告,畢林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社保部門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使命任務,為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畢林在社保部門工作多年。從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到各項社保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從全面實施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到失業保險保生活、防失業、促就業功能進一步凸顯,他見證著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發展完善,也體會著社會保障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的重要意義。
“作為基層的社保工作者,我們要大力開展全民參保計劃,適應城鎮化加快發展、人口流動加速、勞動關系領域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緊盯外賣騎手、快遞員等新業態從業人員,拓寬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渠道,馳而不息推動應保盡保,同時要堅持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社保工作的標準,解釋好每一個問題,辦理好每一筆業務,核算好每一項待遇,守護好每一分基金,努力為高新區120余萬參保群眾和3萬余戶企業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社保服務。”畢林說。
“覆蓋全民”處于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要求的首要位置。如何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漢中市人社局失業工傷保險科科長金星和同事制定2023年工作計劃時,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2022年,陜西快遞小哥參保工作有了新進展。根據全省統一安排,漢中市人社局聯合市郵政局、市稅務局推進基層快遞網點優先參加工傷保險工作,實現漢中市1796名基層快遞人員全部參加工傷保險。這一舉措為奔波在收件、送件路上的快遞小哥系緊了“安全帶”。
將更多勞動者納入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制度體系,金星和同事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部分企業為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未按規定為職工參保,加之疫情沖擊、經濟下行壓力,也影響了企業為職工參保繳費的積極性。
“加快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大舉措,是實現共同富裕、鞏固脫貧成果的有力保障,對于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加強政策宣傳,繼續挖掘擴面的潛力,從分類施策、提高服務便捷性等方面著手,推動應保盡保,讓更多勞動者在面臨風險時多一份保障。”金星說。
2月10日,中國工商銀行西安東新街支行網點負責人史煒通過視頻會議,為企業解答關于個人養老金業務的一些疑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個人養老金正是國家關于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安排,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共同組成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的“三大支柱”。2022年11月,西安作為36個先行城市和地區之一,啟動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中國工商銀行西安分行第一時間在178個網點全面推廣個人養老金業務,提供養老規劃測算、養老資產全視圖等服務。
史煒介紹,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以來,很多客戶咨詢個人養老金業務,對其中的稅收優惠政策尤其關注,不少人已通過線上線下渠道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個人養老金制度有利于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讓人們的養老儲備多一個選項、多一份積累,退休后再多一份收入,也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高質量養老保障體系注入新的活力。我們把推廣個人養老金作為目前的重點工作之一,以網點陣地營銷為基礎,同時面向合作企業開展職場營銷,讓更多人了解個人養老金,懂政策、會操作,幫助更多人從‘養老’走向‘享老’,也為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貢獻力量。”史煒說。
在醫療保障方面,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有序銜接”“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落實異地就醫結算”等要求。
2月9日下午,楊凌示范區醫療保障局綜合業務負責人俞芳熙正在和系統工程師溝通,解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相關問題。
群眾異地就醫長期存在報銷時間長、墊付壓力大、往返跑等問題。近年來,楊凌示范區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全省率先實現定點醫藥機構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覆蓋,區內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均實現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5種門診慢特病費用省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落實異地就醫結算。這是順應人民群眾對異地就醫方便快捷期待的部署,也對醫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其背后是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隨著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建成,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異地就醫的便捷性顯著增強,越來越多的參保群眾可以在就醫地享受直接報銷,不用拿著單據兩頭跑了,醫藥費負擔也減輕了。我們將落實落細各項政策,鞏固拓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成果,持續提升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跨地區流動人員的就醫需求。”俞芳熙說。(記者 孟珂)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