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要突出“雙奶源”特色,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做強做優奶業產業帶
■陜南要立足水資源涵養區實際,控制生豬養殖規模,發展生態養殖
■陜北要發揮草食畜牧業優勢,加快肉羊擴群增量,同時積極承接奶牛、肉牛、生豬布局戰略轉移,打造現代畜牧產業板塊
近日,記者從全省畜牧業重大項目推進和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上獲悉:今年陜西畜牧業將以項目為支撐,以全產業鏈培育為抓手,強弱項補短板,抓住全國畜牧業布局加快“西進北移”的有利時機,挖掘養殖潛能、優化布局結構、營造良好招商環境,推動全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40個縣(區)發布了招商引資需求,27家龍頭企業對接48個投資意向,計劃到2025年在陜總投資251億元,可新增畜牧業全產業鏈產值約500億元。會上共簽約畜牧業重大項目19個,總投資62億元。
今年,全省畜牧業將堅持“抓發展必須抓項目,抓項目必須抓投資”思路,對標補短,深挖優勢,持續優化畜牧業營商環境,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筑巢引鳳,招大引強,全力推動畜牧業規模做大、質量做優,助力鄉村振興。在發揮特色優勢、優化產業布局上著力。關中要突出“雙奶源”特色,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做強做優奶業產業帶;陜南要立足水資源涵養區實際,控制生豬養殖規模,發展生態養殖;陜北要發揮草食畜牧業優勢,加快肉羊擴群增量,同時積極承接奶牛、肉牛、生豬布局戰略轉移,打造現代畜牧產業板塊。要促進加工布局由主銷區向主產區轉移,做到養殖加工布局配套、產能匹配。
繼續優化產業結構,挖掘產能潛力。堅持生豬產業主導地位,穩定產能,提質增效;加快發展肉禽產業,快速實現增量;促進畜牧業產能擴大、產值提升;以陜北為重點,堅持白絨山羊與肉綿羊同步發展,做大肉羊產業;以關中奶山羊產業集群建設為重點,推進奶山羊產業全面升級;做大奶牛產業的同時,為肉牛育肥提供牛源;利用秦川牛良種資源,加快肉牛產業發展,同時發揮秦川牛優勢,大力發展肉牛規?;B殖,兼顧家庭適度規模養殖,齊頭并進做大規模。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龍頭企業引領。要強化“項目為王”理念,以大項目為支撐,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力度,全力推進畜牧業重點項目建設,構建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的現代畜牧業發展主框架,有效促進產業提質增效。
堅持強化標準意識,實現生態綠色發展。圍繞設施標準化、工藝標準化、產品標準化,加快推動地方標準制訂、修訂,用統一的標準、規范的流程,促進產業發展的全程標準化。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廣種養結合模式,實現糞污就地就近還田利用,促進畜牧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轉變。
創新聯結機制,實現互利共贏。要積極引導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場戶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互利共贏,逐步向三產融合過渡。另外,全省中小規模養殖仍占較大比重,畜牧業在農民增收中仍發揮重要作用,要積極尋求發展現代畜牧業與促進農民增收的契合點,支持“鏈主”企業牽頭構建產業化聯合體,優化完善“公司+農戶”模式,探索不同形式的帶貧增收機制,讓農民深度嵌入產業鏈、分享價值鏈增值收益。
推進重點項目,完善服務體系。要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助力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要落實落細國家及各級扶持政策措施,進一步健全畜禽良種繁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體系,強化生產監測預警,著力完善產業服務體系。
提高防控水平,保障產業發展。落實落細重大動物疫病綜合防控措施,強化動物檢疫和獸醫衛生監督,推行動物運輸指定通道制度,啟動建設15個省際指定通道及監督檢查站。要持續創建一批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布病無疫區和凈化場,不斷提高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產業發展安全。(記者 許奧博)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