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記者 李榮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2021年10月,國家林草局批復同意我省開展秦嶺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目前,創建任務已全面完成并通過國家林草局驗收。
秦嶺國家公園位于秦嶺陜西段核心區域,涉及西安、寶雞、渭南、漢中、安康和商洛6市的21個縣(區)。4月11日至14日,省政協副主席范九倫帶領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部分委員、專家,圍繞“推進秦嶺國家公園建設”到商洛市調研,實地了解商洛市推進秦嶺國家公園建設工作的基本情況。
根據《秦嶺國家公園設立方案》,秦嶺國家公園創建區涉及商洛市鎮安、柞水2個縣的4個鎮共289.72平方公里,占秦嶺國家公園總面積的2.17%。
鎮安縣劃入秦嶺國家公園的保護地有陜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木王國家森林公園。陜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1462公頃,劃入秦嶺國家公園的面積為1121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97.8%。木王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3616公頃,全部在陜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內,除去建筑物、耕地等面積75公頃,本次劃入秦嶺國家公園的面積為3541公頃,占木王國家森林公園面積的97.9%。
調研組了解到,由于陜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部分已全部劃入秦嶺國家公園,剩余面積已無法再進行功能分區。
“可以撤銷陜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委員們表示,可對劃入秦嶺國家公園的2421公頃集體林進行租賃或流轉,以便秦嶺國家公園機構設立后統一管理。
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翟佳建議,要統籌處理好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用最少的設施建設發揮最大的保護作用,對自然景觀、珍稀物種及其棲息地、濕地生態系統及重要水源涵養地實施保育和修復,最大限度地實現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
省政協委員、審計署西安特派辦一級巡視員王磊說,要圍繞秦嶺國家公園的創建,廣泛開展森林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設立秦嶺國家公園重要性的認識,引導群眾自覺支持、參與秦嶺國家公園建設。
站在山中,舉目望去,“林濤”起伏。看著眼前茂密的森林,范九倫說,保護秦嶺就是保護生態根基,要牢記“國之大者”,當好秦嶺生態衛士,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建立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森林生態資源的保護工作,加快推進秦嶺國家公園建設。
秦嶺閨秀,康養柞水。柞水縣境內劃入秦嶺國家公園的面積為201.82平方公里。按照《秦嶺國家公園創建方案》批復精神,柞水縣成立了建設秦嶺國家公園工作領導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目前,已完成創建工作自評和第三方評估實地核查工作,秦嶺國家公園范圍分區論證報告已通過專家評審論證。同時,依法依規對園區邊界范圍和管控分區進行多輪優化,確定秦嶺國家公園邊界范圍和管控分區,提出差別化管控措施。全面核實永久基本農田、人工商品林、景區景點等矛盾沖突情況,完成秦嶺國家公園候選區社會經濟情況、礦業權、基本農田等相關數據的調查和各類矛盾沖突點的調處。
調研組了解到,秦嶺國家公園劃界范圍內的陜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陜西牛背梁國家級森林公園存在5000畝重疊歷史遺留問題,且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部分已建成的涉及旅游的項目用地,擬劃入秦嶺國家公園核心區域,景區旅游受到影響,至今未能得到妥善解決。
調研組建議,要統籌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綜合采納陜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柞水縣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成果,妥善解決好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歷史遺留問題。
目前,商洛市秦嶺國家公園創建區內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大多是從事林業工作的技術人員,缺乏國家公園規劃、建設、管理、科研監測等專業技能管理人才,無法滿足秦嶺國家公園的發展需求。此外,管理手段單一,基層管理機構缺乏現代化、專業化、智能化的管理設備設施,單純依靠人工巡護難以滿足新形勢新要求。
調研組建議,圍繞秦嶺國家公園發展實際和目標需求,加大對規劃、建設、管理、科研監測等方面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注重加強對管理人員業務能力的培訓,深化與相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著力提升管理人員能力素質。進一步強化各級林長責任落實,加強日常巡查巡護,嚴厲查處破壞秦嶺國家公園資源資產的行為,確保秦嶺資源安全。
省政協委員、商洛市植保植檢站站長文家富建議,堅持系統思維,把秦嶺國家公園建設和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實現融合發展,在建設目標上保障全民共享。堅持建管融合,強化日常管理和維護,鼓勵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服務設施的運營管理和維護。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施分區治理,對核心保護區給予適度經濟補償,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共同推進秦嶺國家公園建設。
省政協委員、西北工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副院長王宇恒建議,秦嶺國家公園建設要結合高校與科研院所在天、空、地方面傳統的工科優勢,把工科優勢用于秦嶺碳通量監測,并納入規劃范圍,更好凸顯秦嶺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
“大秦嶺把最經典、最美麗的山水給了陜西,陜西就要把最經典、最美麗的秦嶺給予國家公園。”調研組表示,商洛市在秦嶺國家公園建設中重任在肩,要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歷史責任、時代責任,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加快建設美麗陜西,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陜西力量。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