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閆智 首席記者 李榮)4月25日,記者從省政府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2年底,陜西省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2萬件,同比增長21.8%;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20.76件;全省有效商標持有量突破71萬件;全省有效地理標志商標累計155件,其中2022年新增14件。
“全省各有關部門深入開展‘劍網’‘昆侖’‘清濁’‘鐵拳’等各類執法保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局長、省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侯社教介紹,去年,陜西省完善知識產權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機制,以及馳名商標、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遺傳資源等傳統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建立年度專利、商標、版權、農業植物新品種等種類以及海關、文化市場等領域行政執法典型案例發布制度。
“我省制定了《陜西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三年行動方案》,知識產權融資規模穩步增長。”侯社教說,去年,全省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數968件,居全國第6位;同比增長17.6%,專利質押貸款總金額39.63億元,受惠企業756家,同比增長38.7%。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推動“絲路版權網”技術改進和效能升級,建成“西部國家版權鏈”。省科技廳舉辦全省高校院所“三項改革”項目集中路演活動26場,其中32個項目已在秦創原總窗口注冊公司、落地轉化,25個項目獲得融資支持。
2022年,陜西深入推進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深化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核準改革試點工作,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定為優秀等次,排名全國第三。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示范試點、知識產權保護示范、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示范及知識產權示范高校納入全省示范創建序列。全省兩市、五縣、三園區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城市、縣及園區。
侯社教表示,下一步,陜西將聚焦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持續做好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檢查考核工作,進一步夯實知識產權保護屬地責任,統籌推進國家和省級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努力開創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新局面。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