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月25日從陜西省知識產權局了解到,省知識產權局聯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陜西監管局、陜西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陜西省知識產權金融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推出12條措施,通過風險共擔、激勵引導、服務優化等組合拳,破解科技型企業“輕資產、融資難”困局,幫助企業盤活知識產權資產,促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金融創新融合發展。
《措施》涵蓋了多個方面的內容,力求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為陜西省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為了降低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風險,陜西省設立了“秦知貸”風險補償金。對于合作銀行發放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如果發生不良貸款,政府將根據規定給予最高50%或最高600萬元的風險補償。這一機制有效減少了金融機構的風險負擔,激勵銀行積極為企業提供貸款支持。
根據銀行質押貸款的規模和增速,對達到一定標準的銀行進行獎補。具體包括給予30萬元、15萬元、10萬元不等的獎補資金,用于金融產品研發和推廣。同時,對各市(區)完成年度質押融資指標并取得較快增長的知識產權主管部門,提供資金獎補,激勵地方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
陜西省積極落實中央專項擔保計劃,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將為科技創新類中小企業提供低于1%的擔保費率,同時省財政將給予不高于0.5%的保費補貼。此外,省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將提高對科技型企業的貸款額上限至3000萬元,減輕企業融資成本。
各市(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省級政策,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增長。同時,組織開展“入園惠企”等活動,加強政府、銀行和企業的對接合作,促進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的落地。
為保障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需求,陜西省將支持保險機構開發更多知識產權相關保險產品,特別是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逾期保證保險等,為銀企合作提供有力的風險保障。
鼓勵企業發行知識產權資產支持證券(ABS)或資產支持票據(ABN)融資,并為融資企業和牽頭單位提供補助,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促進知識產權與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
為確保知識產權融資的科學性和規范性,陜西省將推廣專利評估國家標準,支持金融機構使用智能化評估工具進行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提升資產評估行業的整體水平。
探索新型知識產權質物處置模式,支持專業平臺和機構承接專利、商標等質權的處置業務,并對成功處置的單位提供資金后補助,進一步解決質押貸款中的質物處置難題。
優化知識產權質押登記服務,推動質押登記無紙化辦理,提升服務效率,降低企業和銀行的辦事成本,進一步便利融資業務。
支持開展混合質押貸款業務,將知識產權質押與其他實物資產結合,提升融資額度,增強企業的融資能力。
通過完善工作制度,加強對質押項目的監管,支持創新主體培育高價值專利和商標,金融機構也將創新金融產品,增強市場信心。
組織舉辦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對接活動,開展金融知識培訓,編制服務手冊,及時總結推廣典型案例,提高企業和金融機構對知識產權金融的認知和應用能力。
(記者 朱娜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