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趙婧)5月30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貫徹二十大精神,深化‘三個年’活動,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據介紹,2023年,榆林市確定市級重點項目237個,總投資額1.44萬億元,2023年計劃投資1350億元。
緊抓高質量項目建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據榆林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勝利介紹,近年來,榆林市立足資源稟賦,圍繞高端能化、先進制造、文化旅游和現代農業四大板塊和現代煤化工、氫能制造、先進制造、輕紡工業等10條產業鏈推進高質量項目,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聚焦高質量項目推進,榆林市堅持項目為王,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堅持把重大項目作為穩增長的“壓艙石”,促轉型的“加速器”,著力提高項目含新量、含金量、含綠量,一手抓科技創新,一手抓招商引資。2023年,榆林市圍繞能源化工、先進制造等十大領域,安排2023年市級重點項目237個、總投資1.44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50億元,截至4月底,56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9.35億元、投資完成率38.4%,均超過同期均衡進度。
加速能源產業轉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榆林是我國四個現代煤化工示范區和規劃建設的五個煤制油氣戰略基地之一。
在狠抓重大項目方面,榆林市堅持抓上游強基,積極推進陜煤180萬噸乙二醇、延長50萬噸乙醇項目建成投產,榆能40萬噸乙二醇項目加快建設;抓下游補鏈,推進國能5萬噸聚乙醇酸(PGA)項目和綠色農藥、液晶材料、工業殺菌劑等一批精細化工項目建成投產,佰嘉瑞高端樹脂等項目開工建設,“煤頭化尾”全產業鏈加速構筑;抓全鏈布局,加快推進陜煤二期、國能煤炭綜合利用轉化、延長醋酸深加工等一批綠色低碳全產業鏈項目前期工作;抓降碳示范,推進延長榆林煤化30萬噸碳捕集與封存(CCS)示范項目建成投運,城投佰盛百萬噸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工程一期等項目即將建成投運。
在探索低碳轉型方面,榆林市緊緊依托5個增量配電改革試點,組建榆林電投公司,先行構建園區級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煤二期等國家碳排放試點示范項目開工建設,陜西氫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掛牌運營,華秦氫能產業園一期即將建成,建成加氫站兩座,世界首個實用化和規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建成投用。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構筑高質量發展之基
“營商環境突破年是前提,營商環境是軟實力、風向標,沒有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就沒有高質量發展。”張勝利表示,今年以來,榆林市聚焦企業群眾全生命周期服務,先后制定出臺《榆林市營商環境突破年工作方案》《榆林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五十條措施》,21個市級部門出臺配套實施方案,構建起營商環境突破年“1+N”政策體系。
堅持刀刃向內推改革,榆林市發布統一的市縣兩級政務服務、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實現“一張清單管全市”;建立重點項目要素保障清單制度和聯審聯批雙周例會制度,全市237個市級重點項目已取得各項批復3299項,完成全年需辦結事項的75.15%;全面推行“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改革,全市219宗、1.4萬畝土地實現“交地即交證”,10個商住小區、4606套住房實現“交房即交證”;工程項目100%實現不見面開標,通過推行信用承諾替代投標保證金,累計釋放社會流動資金約41.7億元;開展“包企業、包項目、解難題”為主題的營商環境“雙包一解”活動,全市264名縣級以上領導包抓重點企業438戶、重點項目1235個,解決營商環境問題訴求273個。
聚焦關切轉職能,榆林市圍繞企業從設立到注銷全生命周期,壓縮辦理流程、時限、材料、費用,各項審批服務效率大幅提升;建立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聯絡員制度,“榆快貸”平臺累計為中小微企業融資86.19億元,政銀企對接會為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71.67億元;提高商業糾紛審判執行效率,與陜甘寧蒙晉黃河“幾”字灣城市群11個地市建立了跨區執行聯動協作機制。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