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涌動著創新與投資的沃土——
AI機器人寫稿、對弈,農產品搭乘“網約車”,金魚急速冷凍后“復活”,網絡安全有了“守護神”……一個個“吸睛”項目在這里快速成長;
這是一個承載著夢想與奮斗的地方——
海內外人才加速集聚,一個個科研成果在這里從實驗室邁向“大市場”,光伏、儲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跨境電商等產業鏈不斷向下延伸。
這里是陜西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驅動平臺——秦創原。從無形到有形,從概念到落地,從起勢到成勢,經過兩年多的實踐,秦創原總窗口建設成效不斷凸顯,引領示范作用在全省充分發揮。
6月19日至20日,陜西日報社“創新驅動發展看秦創原”全媒體調研采訪行動走進秦創原總窗口西咸新區,探訪這里持續優化科創生態、構建全鏈條全周期服務體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讓創新拔節生長的生動實踐。
厚植沃土 讓每一個夢想都能發光
40歲那年,黃小星邁出了人生中的關鍵一步——發起成立西安農鏈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從一名新聞人轉變為創業者,身份變了,但不變的是他對農業科技推廣的熱愛與堅持。
“以前,當記者到處采訪,讓我了解到農業科技推廣中面臨的現實難題。”西安農鏈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小星說。隨著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的興起,他嘗試利用微信等平臺為我省蒲城、合陽和寧夏固原等地的滯銷農產品進行產銷對接,看到了“互聯網+農業”模式的力量。
西安農鏈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是秦創原首家創新創業載體孵化的農業大數據服務企業。通過自主研發的“點點幫農”平臺,該公司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全鏈式農業產銷信息服務,解決了農業技術推廣難和農產品銷售難兩大“痛點”。目前,“點點幫農”平臺輻射全國十多個省(區),用戶數量超4.9萬個農場主、5800多名幫農專家、4000多家農產品采購商。
“對于創業者來說,公平、公正、溫馨的創業環境很重要。在秦創原,我們享受到了五星級的便捷服務和優質的創業氛圍。”黃小星說,“我要朝著心中的那束光繼續前進,建設農民社交網絡,做中國數字農業的創新先鋒。”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沃土。為積極營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公平可及的市場環境、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西咸新區大力推行商事集成注冊改革試點,實行“一窗受理”“證照同發”的套餐式審批服務模式,實現企業開辦2小時內辦結;推出全省最大規模“七評合一”,通過“一套流程管項目”模式,實現政府投資、社會投資類項目全流程審批分別在58個、28個工作日以內辦結;打造秦創原“1+N”政策體系,推動政策兌現“免申即享”,累計兌現獎補資金7.58億元,惠及企業近2000家……
集成服務的高效能,不僅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還讓企業能夠更加專注于創新和發展。西安商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商務總監柴超說:“自2021年入駐秦創原以來,公司多項創新技術加速落地,取得了長足發展。”
陽光雨露 讓“大樹”枝繁葉茂
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中急速冷凍,原本在水中暢游的金魚渾身僵硬、一動也不動。隨后,金魚被放入30攝氏度的溫水中,不到5秒鐘就“復活”過來,在水中撲騰。
“這是我們的深低溫人體凍存動物模擬實驗。”陜西銀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旭東說,公司是西安市重點引進的生物科技龍頭項目,計劃在秦漢新城規劃建設銀豐生物西北總部基地、陜西省人類細胞資源庫、銀豐生命科學院西北研發中心等“一基地兩庫七中心”。
銀豐生物集團在行業內名聲響當當。2017年,該集團完成亞洲首例人體深低溫凍存,極大提升了我國在低溫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
作為銀豐生物集團在西北地區布局的重要一子,陜西銀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該集團4個研發基地之一,目前已經完成3000余平方米大型B+A級GMP制備及科研轉化實驗室建設,擁有50萬份儲存量的細胞資源庫及細胞區域制備中心。
楊旭東說:“集政府、企業、產業、學校、科研機構于一體的發展機制,讓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秦創原總窗口、自貿試驗區等多重創新扶持政策。不到1年的時間,我們就完成了3個項目的研究,其中1個已經投產。秦創原成就了企業,企業也為秦創原賦能。”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西咸新區規劃秦創原十大特色產業園區,針對重點產業制定系列規劃和“兩鏈”融合圖譜,今年聚焦全省“三個年”活動要求,落地一批重點項目——隆基總投資452億元的年產100GW單晶硅片及年產50GW單晶電池項目開工,協鑫能科移動能源資產運營總部及生產基地、盛弘電氣西北總部及研發制造基地、匯川技術儲能及電源系統制造基地等簽約……目前,西咸新區累計新增省市級新型研發機構9家、創新聯合體8家、工程研究中心5家。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寶申說:“隆基中央研究院僅用4個月建成投用,29GW電池項目實現簽約后60天開工建設。這讓我們看到了陜西發展千億級光伏產業集群的決心和魄力,進一步堅定了隆基持續在陜投資的信心。”
拔節聲聲 讓創新活力充分涌流
素有中國硒谷、中國茶鄉、天然中藥材之鄉等美譽的安康市,近年來重點實施“產業強市”戰略,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然而,高層次人才招引一直是制約發展的難題之一。
為破解這一難題,安康市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規劃建設秦創原安康創新飛地孵化園,促進科創企業依托創新飛地開展研發轉化,積極探索“居住在西安,孵化在秦創原,轉化在安康”的工作模式,讓更多高層次科技人才為安康所用。
安康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吳世珍說:“在創新飛地孵化園全面建成前,為確保與秦創原總窗口‘銜接融入快、服務不斷檔、跟進落實好’,我們先期租用了辦公場地建設創新飛地孵化器,聚焦研發、孵化、轉化三大功能,形成對接總窗口的聯絡站、科研站和服務站,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3月,安康優樂復生科技有限公司入駐秦創原安康創新飛地孵化器,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等技術和人才資源,開展臨床前科研項目,業務發展迅速。該公司運營總監易松說:“不論是產品注冊、稅務登記、銀行開戶,還是對接高校等資源,秦創原總窗口為企業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服務,讓我們在這里安心發展。”
人才是創新驅動發展、轉型升級的核心要素。為支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西咸新區設立秦創原人才大市場,依托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國家專業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省級人才發展改革試驗區、博士后創新創業基地等,加大人才資源全要素統籌力度,提升人才綜合服務水平,構建人才鏈促進產業鏈、創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的服務生態。
目前,秦創原人才大市場累計引進國內外知名人才機構23家,舉辦人才交流招聘活動150余場,服務企業688家、人才2659名,保障企業用工超1萬人。
新增科技成果轉化企業189家,新增各類眾創空間、孵化器和加速器29家,累計認定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載體16家……在這座“原”上,創新正在拔節生長。(記者 蘇怡)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