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超在四保臨江戰役中榮獲的大功獎章。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供圖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收到一封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來信,信中說:“近期我們擬收藏貴校王金超同志在革命戰爭年代獲得的一系列榮譽物品,其中在四保臨江戰斗中獲得的大功獎章等尤為珍貴……我們需要對王金超同志人事檔案中在部隊期間的原始立功事跡等材料進行深入研究,望貴單位給予幫助和支持。”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光輝歷史和現代化建設成就的重要陣地。在對解放戰爭時期相關史料的研究整理中,軍事博物館發現了王金超曾經榮獲大功的線索,遂來信欲收藏其軍功章等革命文物,對王金超的革命事跡進行深入研究。
對于這封來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高度重視。但是王金超已經去世26年,他在世時很少提起自己在戰爭年代的經歷,學校基本沒人了解他榮立戰功的事跡。對此,王金超的三個女兒也深感驚訝,她們只知道父親1940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卻不知道父親是功勛卓著的戰斗英雄,更不清楚大功獎章的來歷。
“那枚獎章,父親有時會拿出來輕輕撫摸。當我們問時,他只說是一枚軍功章。我們問是不是打仗獲得的,父親回答是的,卻從沒給我們講過這枚獎章的分量和背后的故事。”王金超的女兒回憶說,父親很少給她們講戰爭年代的事情,只是將各種獎章、證書、軍銜等榮譽物品珍藏在一個紙盒里,放在家里的書架上。
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協助下,通過查找資料、翻閱檔案等多種方式,三姐妹終于搞清楚了父親一生參與的主要戰斗,尤其是通過這枚大功獎章,揭開了父親王金超參加四保臨江戰役的甕圈嶺圍殲戰并立了大功的往事。
四保臨江是解放戰爭中的著名戰役。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東北民主聯軍戰士頂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在為時108天的艱苦戰斗中,四次擊退國民黨軍對臨江的進犯。四保臨江戰役的勝利,使我軍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為東北戰場即將開始的全面大反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加速全國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
王金超當時是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第7師第19團作戰股長。19團是四保臨江戰役的主力團之一。
1947年4月2日,國民黨軍第四次進犯南滿根據地。4月3日拂曉時分,王金超前去察看戰情,發現有大量敵軍隱蔽在山溝里。情況緊急,他來不及請示,果斷率領19團3營9連趕至甕圈嶺,迅速占領有利地形,堵住溝口,防止敵人偷襲或逃竄。
戰斗打響后,由于天氣極其寒冷,9連機槍的撞針都被凍住了,王金超就組織戰士們向敵人扔手榴彈,頑強阻擊。
齊腰深的積雪阻礙了敵人的進攻,寒冷的天氣也讓敵軍的武器裝備無法發揮作用,加上茂密的森林掩護,敵軍不知我軍虛實,寒冷難耐,士氣十分低落。此時,王金超發起政治攻勢,向敵軍喊話,展開心理戰。敵軍見無法突圍,頓時亂了陣腳,紛紛投降。
甕圈嶺圍殲戰中,王金超帶領100多人,俘獲國民黨軍162團3000余人,繳獲各種炮50余門、各種槍支數千支,我軍無一人傷亡。
戰后,9連榮獲師部通令嘉獎,授予獎旗一面,記集體特等功一次。王金超榮立遼東軍區(兵團級)大功,獲頒大功獎章。
根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保存的王金超人事檔案記載:
1955年,王金超被授予中校軍銜;
1957年,王金超被授予三級獨立勛章和三級解放勛章;
1960年,王金超晉升上校軍銜;
1961年,41歲的王金超從第40軍118師第一副師長兼參謀長,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四系主任;
1978年至1982年,王金超擔任西北電訊工程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副院長;
在西電工作了整整21年后,1982年,王金超離休。
在整理檔案資料時發現,1938年,王金超18歲,在山東參加革命,之后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從山東到東北,轉戰大半個中國到海南島,1952年又奔赴抗美援朝戰場。王金超一生中參與各種戰斗120余場,無數次冒著槍林彈雨英勇殺敵,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左耳也在戰斗中被炸聾。
“作為一名有近60年黨齡的老英雄、老黨員,王金超深藏功名,一生低調,淡泊名利。在部隊,他舍生忘死,屢立戰功;來到學校,他忘我奉獻,為國育才,直至去世前兩天,還在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他一輩子對黨忠誠,為國奉獻,堅守初心,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不負使命、不改本色的高貴品質。他的感人事跡是我們學校的寶貴財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張新亮表示,作為我國老一輩革命家創建的我黨我軍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定賡續紅色血脈,以王金超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肩負起新時代新征程黨賦予的使命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接續奮斗。
王金超的大女兒王鮮凱說:“我們將把這些銘刻著父親一生戰斗榮耀的軍功章和證書,無償捐獻給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希望父輩的故事能夠激勵更多人,讓大家知曉新中國成立的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記者 呂揚)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