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趙婧)8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我省出臺的《支持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包括堅持規劃引領、加強信息對接、優化行政審批、強化服務保障等17條具體政策措施。總的來說這次新出臺的措施,具有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通道、一個環境、三大支持、三項保障’等方面。”省鄉村振興局副局長賀軍平在發布會上表示。
打造兩個招引通道:一是及時發布各行業支持返鄉創業政策,精準摸排在外人員發展情況和返鄉創業意愿,建立外出人員聯絡機制,打造鎮村招引通道;二是發揮駐外機構、商協會等社會資源,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針對陜籍在外創業人員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招商引資活動,打造縣級招引通道。
優化創業營商環境:在人才培訓方面,根據返鄉創業企業、人員培訓需求,依托公共實訓基地開展各類創業培訓,對參加返鄉創業培訓的農民工、脫貧勞動力、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員,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在創業項目孵化方面,建設縣域創業孵化基地和返鄉創業園區,開展示范平臺創建,支持引導各類創業示范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及園區,針對入駐創業實體提供低租金或免租金的經營場地,開展政策咨詢,創業培訓,融資貸款,跟蹤指導等創業服務;在行政管理方面,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提供三大支持:一是在資金支持上,發揮財政銜接補助資金作用,對符合條件的落實獎補;二是在金融支持上,向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人員或企業提供20萬元、100萬元、300萬元不等的貼息擔保貸款,對符合條件返鄉創業企業的農業產業予以一定保費補貼;三是在稅費減免上,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簡化辦稅流程,壓減市場主體辦稅時間,有效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
強化三項保障:一是在用地保障上,舊宅基地騰退節余指標和村莊建設用地整治復墾騰退指標,村集體存量建設用地,優先用于返鄉創業生產經營;二是在科技保障上,推進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鄉鎮全覆蓋,選派千名“三區”科技人員,對口幫扶縣域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支持科技特派團對接幫扶11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將15個省級重點幫扶縣同時納入支持范圍;三是在公共服務保障上,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落實非戶籍常住人口均等享有教育、醫療、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