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06年實施“特崗計劃”起,陜西省累計為全省81個縣區招聘特崗教師5.1萬余名,爭取中央補助經費42.45億元
■ 全省特崗教師中80%以上具備本科學歷,一大批特崗教師成長為學校的教學骨干,部分特崗教師成長為省、市級教學能手和師德標兵
■ “特崗計劃”集中補充了千余名英語、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生物、體音美等短缺和薄弱學科教師,改善了農村師資結構;鼓勵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有力緩解了就業壓力,拓寬了就業渠道
9月3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從2006年實施“特崗計劃”起,18年來陜西省累計為全省81個縣區招聘特崗教師5.1萬余名,爭取中央補助經費42.45億元,為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和鄉村教育振興作出重要貢獻。
“特崗計劃”是中央支持中西部農村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全省特崗教師中80%以上具備本科學歷。他們招得來、用得上、留得住,一大批特崗教師成長為學校的教學骨干,部分特崗教師成長為省、市級教學能手和師德標兵,在基層工作崗位上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深受農村基層學校的歡迎。
“特崗計劃”在中小學教師補充機制上進行了探索和創新,為陜西鄉村學校補充了師資,促進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特崗計劃”集中補充了千余名英語、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生物、體音美等短缺和薄弱學科教師,改善了農村師資結構,解決了部分地區受財力影響有編難補的困難。同時,“特崗計劃”鼓勵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有力緩解了就業壓力,拓寬了就業渠道。今年,在教師編制極為緊缺的情況下,全省各市區縣努力爭取,65個縣區拿出編制實施“特崗計劃”,補充特崗教師3400余名。
省教育廳希望,各級政府持續強化主體責任,落實特崗教師工資待遇、周轉宿舍等保障條件,妥善解決特崗教師工作、生活和思想上的實際困難,確保特崗教師在工資待遇、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績效考核等方面與當地公辦教師一視同仁,切實做到特崗教師收入有保障、發展有希望;廣大教師和師范生以優秀特崗教師為榜樣,扎根西部,甘于奉獻,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為西部基礎教育和國家教育事業建功立業。(記者 郭妍)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