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九項措施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及我省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相關要求,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制定以下措施。
一、穩定政策性崗位
(一)按照全省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強政策性崗位供給,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實施進度。對招聘后博士和碩士人員比例超過本單位總人數30%以上的市屬事業單位,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上予以傾斜。
(二)市屬國企招聘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不低于2022年。加快面向2023屆高校畢業生開展的社區工作者招聘工作進度,確保人員盡快上崗。
二、促進市場化就業
(三)對招用2023屆及離校2年內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1個月以上的企業,按每招用1人補助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至2023年12月底。
(四)對招用困難畢業生(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企業,按每招用1人補貼3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執行至2023年12月底。
(五)鼓勵和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校園、入企業,幫助用人單位與高校畢業生精準匹配對接。為登記失業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服務;促成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3個月以上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按實際介紹就業人數向當地人社部門申請每人500元的一次性職業介紹補貼。
三、強化就業創業服務
(六)加密加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頻次,在2023屆高校畢業生集中的區縣、開發區,每周至少舉辦1次專業性招聘活動,每月至少舉辦1次綜合性線下招聘活動。2023年下半年,全市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不少于100場次,提供市場化就業崗位不少于8萬個。
(七)推廣“家門口就業”服務模式,積極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驛站建設,將公共就業服務向校園延伸,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政策宣講、崗位推薦、就業創業指導等全鏈條式就業創業服務,促進各類就業創業資源要素向高校畢業生聚集。2023年下半年,開展就業創業服務進校園、進社區活動不少于80場次,新建立就業服務驛站50個。
(八)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力度,對新發放的高校畢業生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實行財政全額貼息,原個人承擔的利息部分由財政給予貼息,政策執行至2023年12月底。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載體要設置一定空間免費向高校畢業生創業者提供。
(九)對2023屆高校畢業生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所創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按每人75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執行至2024年6月底。
(十)繼續發放“西安樂業卡”就業補貼,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最多可享受交通、通信等多個消費領域1000元補貼。
四、擴大就業見習規模
(十一)鼓勵引導離校2年以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重點圍繞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城鄉社區,2023年下半年,募集不少于10000個青年見習崗位,其中民營企業就業見習崗位不少于5000個。與見習期未滿人員簽訂1年(含)以上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見習單位,可申領見習人員剩余期限見習生活補貼,政策執行至2023年12月底。對接收高校畢業生見習且留用率不低于50%的見習單位,按留用人數以每人2000元的標準給予見習單位一次性見習留用補貼。
五、加大就業培訓力度
(十二)積極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加大對高校畢業生技能培訓力度,大力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菜單式、項目制等定崗定向培訓模式。全年培訓高校畢業生不少于8000人。
(十三)對符合條件的普通高等院校、中高等職業學校的應屆畢業生或畢業一年內的往屆畢業生,進入本市養老服務機構專職從事一線養老護理工作的,給予本科及以上畢業生5萬元、專科(高職)畢業生4萬元、中職畢業生3萬元的一次性入職獎勵,自畢業生正式入職養老機構且工作滿一年起,按照30%、30%、40%的比例分3年發放(每人享受一次)。
六、鼓勵靈活就業創業
(十四)圍繞智能制造、互聯網營銷、新媒體運營等新的經濟增長點,挖掘就業崗位、搭建對接平臺、發布崗位需求信息,引導畢業生到共享經濟、平臺經濟、新業態及新興產業就業創業。對離校2年以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的,按規定給予累計不超過2年的社會保險補貼。靈活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憑身份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七、簡化求職就業手續
(十五)取消就業報到證補辦、改派手續,不再將就業報到證作為辦理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落戶、檔案接收轉遞等手續的必需材料。對離校時沒有落實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可根據本人意愿,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2年或轉回原生源地,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參加用人單位考試、錄用,落實工作單位后參照應屆畢業生有關政策辦理相關手續。
八、精準開展困難幫扶
(十六)將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以及殘疾高校畢業生和長期失業高校畢業生作為就業援助的重點對象,提供“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準服務,優先組織參加職業培訓和就業見習,優先推薦崗位,加強實踐引導和分類幫扶,幫助他們更好融入就業市場。
九、優化人才評價機制
(十七)推動開展西安市地區優秀人才和實用儲備人才高校畢業生直通分類評價。優化高校畢業生直通人才分類評價申報路徑,簡化申報流程,統一評價歸口。高校畢業生直通人才分類評價采取全程網報網審,實行電子評價確認證書。將人才信息納入西安市地區優秀人才和實用儲備人才數據庫,為高校畢業生享受相關政府補貼提供支撐。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