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殷博華
陜西是我國中藥材資源大省,中醫藥底蘊深厚,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廣闊。近年來,為推動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我省相繼印發了《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陜西省“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等政策,但在中醫藥人才培養上仍需再下功夫。
“中醫藥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總體不足、具有影響力的領軍人才短缺等問題,是阻礙我省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省政協常委、陜西省中醫醫院科教處處長閆小寧說。
我省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是閆小寧履職的關切點。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和走訪調研,他認為,我省高等院校目前還沒有博士學位培養試點,中醫藥人才培育體系并不健全。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西安市大面積擴建醫院,省、市中醫院分院建設都在積極推進,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已迫在眉睫。
今年省兩會上,閆小寧提交了《關于加強我省中醫藥高質量人才培育事業的提案》,為推動我省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在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上,既要注重培養中醫藥高層次人才,也要夯實基層中醫藥人才根基。”閆小寧說,我省應建立新型“師帶徒”模式,大力推進國醫大師、國家名中醫“師帶徒”模式,建立省級岐黃學者、省級青年岐黃學者、青年名中醫、院校級名中醫評選機制和帶學生機制,將師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與繼續教育,實現師承教育規范化、常態化,并在畢業后予以同等學歷認定。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在全省建立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規模適宜、結構合理、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教育體系、人才培養模式,加快推動中醫學長學制教育改革,設立專項教育教學基金,試點探索非醫學本科+中醫學專業的九年制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復合型中醫藥人才。
閆小寧建議,在中醫藥高技能人才培養上,以重點學科專科建設、重大科研平臺建設和重大項目實施為載體,建立與省內科研、教育、醫療機構合作機制,培養一批高水平中醫臨床人才、多學科交叉的中醫藥創新型領軍人才和高層次復合型中醫藥人才。基層可通過增加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等項目,加強中醫類別全科醫生的培養。
提案交辦后,承辦單位省教育廳第一時間進行辦理,并積極回函答復。省教育廳表示,將重點支持陜西中醫藥大學強化建設、凝練特色、提高水平,并指導中醫藥院校落實中醫藥類專業在學校中的主體地位,集中優勢資源建強建優中醫藥主干專業。同時,支持有條件的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中醫藥相關學科專業,優化完善中醫藥相關學科專業體系,進一步擴大中醫藥領域高層次人才供給。
省教育廳還表示,將整合優化中醫藥課程內容,鼓勵相關高校探索“西學中”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新模式,把中醫藥相關課程和內容納入臨床醫學等醫學類專業。此外,持續推進職業教育中醫藥類專業“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促進書證融合,培養中醫藥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努力為我省打造一支高技能中醫藥人才“生力軍”。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