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馮倩楠 白小芳 記者 趙婧
“多少年了,立案數量都是上升的,今年的立案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少了100多個案子。”2023年12月25日,富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薛芬對記者說起了這個好消息。
薛芬和同事在茶坊鎮西溝門村當事人家中上門立案
立案數量緣何下降?2023年,延安市富縣人民法院堅持預防在前、調解優先、就地解決,在源頭治理、多元解紛、訴訟服務等為民服務中取得積極工作成效。
“模板案”一攬子解決糾紛
2023年11月20日上午,當事人霍某來到富縣人民法院,將一面寫有“執法公正心系百姓,服務周到情暖鄜州”大字的錦旗送到薛芬手中,感謝法院通過一起“模板案”,使他與12名“被告”長達數年的糾紛得以化解。
當事人霍某向富縣人民法院立案庭送去錦旗
2023年6月末,富縣人民法院立案庭收到霍某提交的12份起訴狀。“這12起案件原告都是同一人,雖然被告不同,但所訴事由都是返還原物,性質一致。”薛芬在與霍某溝通后,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批同類型案件,便建議原告可以先選擇其中一起案件進行立案,再根據判決結果對其他案件“依葫蘆畫瓢”一并調解。
得到原告同意后,富縣人民法院將立案案件作為此次系列案件的“模板案”。待案件生效后,立案庭安排了特邀調解員對其余11起案件分別進行了訴前調解,在15天時間內,11起返還原物糾紛圓滿結案,調撤率達100%。
這是富縣人民法院對化解同類型系列民事糾紛所作的探索:在“模板案”生效后,再對其余案件進行訴前集中調解,其中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按訴前調解出具民事調解書;能自動履行的,則按訴前撤訴處理,使得部分案件不再進入訴訟程序。
“年初有起案件是18名原告起訴一名被告,當時是我們第一次嘗試‘模板案’方式。”薛芬回憶道,案件期間,被告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經二審終審后維持原判。“那批案子結束后,被告也慶幸只打了一起官司,其余都調解解決了,不然不光是要多跑路,還要增加17份上訴費、律師費。”
“綠色服務”彰顯司法溫情
“同志,我老伴被撞傷了,不知道起訴需要啥材料。”去年9月的一天,富縣人民法院立案庭接待一位孫姓老人,經詢問,得知老人老伴幾年前因交通事故導致不便行走,遂來到法院咨詢。
“您先回家,我們到時候來家里收集材料。”薛芬對老人說。
近年來,富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對年邁老人、殘疾人等行動不便、文化程度不高、線上操作有困難等特殊群體提供“綠色服務”,實行線下一對一司法服務、上門立案,并手把手指導填寫訴訟文書。
來到當事人家中,薛芬在核實材料、了解案情過程中,得知老人有傷殘鑒定的訴求,便細細講解訴前鑒定與訴中鑒定的利弊。“對涉及司法鑒定的案件,我們鼓勵當事人選擇訴前鑒定程序,這樣能提高訴前調解的成功率,即便調解不成也能縮短訴訟周期。”薛芬說。
“我倆年紀大了,感謝法院同志親自上門。”兩位老人為此表示感謝。
線上線下“兩條腿”辦案
去年11月初,立案庭干警郭利霞接到一起金融借款合同案件,隨后在了解清楚案件事實后,向當事人推薦通過“碼上法庭”提交相關訴訟材料。特邀調解員白東亮在小程序上接受了案件,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通過“碼上法庭”平臺與雙方進行線上調解,最終在結清拖欠貸款本息情況下促成原告撤訴。
為集中便捷調處糾紛,富縣人民法院將“群眾說事,法官說法”陣地設在立案庭,由特邀調解員對簡單民商事案件進行訴前調解,對轉辦委托的案件進行訴中調解,有效化解了大批矛盾糾紛。
近年來,富縣人民法院堅持讓司法服務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在線下,立案大廳設置跨域立案、訴調對接、財產保全等14個窗口,為當事人提供一次性全方位服務;在線上,提供網上立案、在線調解、遠程開庭等服務,實現讓群眾少跑路。截至2023年11月,富縣人民法院網上立案401件,通過云上法庭系統遠程開庭審理案件106件,線上調解糾紛411件,調解成功229件,調解成功率55.7%。
“富縣人民法院將緊緊依靠黨委、政府,繼續強化多元解紛,積極探索機制創新,做好源頭預防、關口把控,在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中貢獻法院力量。”富縣人民法院副院長張桂芳說。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