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年一度的陜西兩會即將召開,過去一年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都關注了哪些領域?新的一年帶來了哪些建議、提案?大家都充滿期待。在兩會召開前夕,西部網·陜西頭條記者對話代表委員,談一談他們的履職感言,說一說他們的心中期盼。
省政協委員、芯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義
和專家討論逐步完善提案,約相關部門探討實施可行性,并在空余時間應對工作客戶……兩會前夕,省政協委員、芯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義在接受西部網·陜西頭條記者表示,“這一年,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壓力和責任也更大了。”
作為新任委員,過去一年,羅義多次跟隨省政協教育科技委員會在省內外開展調研,在調研過程中,羅義比較關注科技企業創新、高校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問題。
“西安高校眾多,科技資源富集,在科技成果轉化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羅義說,目前高校基礎研究需要與國家需求、行業需求、科技產品創新相結合,而從理論研究到產品創新,應用創新是關鍵一環。高校科研項目應與企業緊密結合,補齊企業研發能力不足的短板,把科研成果和產品輸出緊密聯系起來。
做好科技成果轉化,關鍵在于政策、資金和人才。如何更好留住科技人才?羅義說,創新是失敗的疊加,失敗免責、容錯糾錯是鼓勵創新的必要保障。只有不斷發現問題不斷修正,才能推動科技創新。“年輕科技人才有自己的想法,應鼓勵他們勇于創新、敢于創新,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屢敗屢戰,直到取得成功。”
除此之外,在文旅發展方面,羅義也有著獨有的見解。羅義認為,目前西安的部分古建筑群沒有被合理利用,應深入挖掘漢唐文化所蘊含的中華文化價值觀,依托西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全新的詮釋和文化創意展示,打造西安新的城市IP,讓西安在文旅方面有新的亮點。
鑒于此,羅義建議,應在固定時間、固定周期,設立開展漢唐服飾文化節,將西安現有的古建筑群落規劃進來,植入藝術、音樂、繪畫、服飾等多種形式,形成聚集效應,打造城市凝聚力,激活西安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外地游客來到西安、愛上西安、留在西安。
文旅產業通過創新城市IP,促進業態新發展、新變革、新成長;城市IP又為文旅產業提供新的文化基因、創造新的傳播形態、創造新的消費形式。“我們應借鑒淄博、哈爾濱等城市的文旅經驗,激發納入社會資源和西安的高校資源,發揮高校引領作用,深入挖掘西安的歷史資源,讓游客在服裝節的牽引下,對西安的歷史文化有更多認同感。”羅義說。
“如果說淄博的紅火是一種網絡經濟的創新,哈爾濱的熱鬧是季節帶來的狂歡,那西安未來的旅游熱潮,則是中華文明從古至今的延續傳承與新時代人民生活方式創新的必然結果。”羅義說,漢唐服飾文化節的打造,將給西安的城市文旅行業注入新的靈魂,在歷史和現實的穿越中,游客能實時感覺到西安散發出的青春魅力。
“新的一年,我將立足自身行業崗位,更加關注科技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多調研、勤思考,暢通溝通渠道,積極建言獻策,提出更多有深度、高質量的意見建議。”羅義說。(記者 馬晴茹 楊晏寧)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