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榮
人民政協為人民,“人民”二字重千鈞。這兩字對政協既是亮閃閃的底色,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一年來,我省各級政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團結帶領廣大政協委員,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堅持協商為民、監督利民、議政惠民,傾情為經濟發展助力、為民生福祉盡責,用奮進之筆在履職實踐中書寫人民政協為人民的精彩華章。
協商議政彰顯為民情懷
初心就是情懷,使命就是擔當。一年來,我省各級政協引領廣大政協委員強化履職擔當,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教育、醫療、就業、生態環境保護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關切深入開展調研,多層次協商議政、廣視角建言獻策,助力黨委、政府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科學有效地制定城市三級醫院的發展規劃”“確定二級及以上等級醫院的布點,打造‘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2023年10月19日,圍繞“深入開展健康陜西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議題,省政協召開對口協商座談會,與會省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代表、專家學者和省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共聚一堂,聚焦我省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協商建言。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了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藍天白云,2023年10月24日,省政協圍繞“加強關中大氣污染治理”議題召開協商座談會,與會省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相關地市政協負責同志面對面協商交流,就做好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建言獻策,一條條建議彰顯為民盡責的履職擔當。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一年來,我省各級政協圍繞教育、醫療、環境、交通、鄉村振興等民生關注,靈活運用視察調研、民主監督、協商座談等方式,組織委員深入基層傾聽民聲,緊盯問題務實建言,助推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渭南市政協圍繞海綿城市建設情況到樂天大街雨水調蓄池項目、新盛一路道路配套工程等8個項目現場進行實地調研,召開協商座談會,委員們圍繞解決中心城區內澇問題、促進人居環境改善、提升城市承載能力等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商洛市政協緊盯教育“雙減”政策落實情況召開專題協商座談會,6名政協委員在交流發言中提出對策建議;榆林市政協聚焦“推進全市中心城區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召開閉門懇談會,邀請部分市政協委員和養老、托育機構負責人共謀良策,就資金扶持、運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等提出具體建議。
一年來,我省各級政協始終秉持履職為民情懷,帶領委員牢記初心使命、扛起肩負責任,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緊扣民心所向深入調查研究,堅持問題導向,提升建言“含金量”,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履職為民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建言獻策增進民生福祉
提案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方式,承載人民意愿,反映人民訴求,實現的是人民民主。
以“政協之為”助力擦亮高質量發展民生底色。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以來,省政協委員、各參加單位和專門委員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目標任務,積極通過提案履行職能,圍繞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教育惠民、衛生健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等提出一批民生提案。
結合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的提案,省人社廳、教育廳、鄉村振興局等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超前謀劃實施就業創業十大行動,有效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就業創業;結合完善社會保障的提案,省人社廳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調整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失業保險金標準,推動工傷保險省級統籌進入實施階段;結合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監督管理的提案,省教育廳等6部門聯合制定營養改善計劃管理辦法,持續提升農村學生營養狀況和身體素質;結合支持基層醫療機構提升救治能力的提案,省衛生健康委將提升縣域急診急救能力列入重點民生實事,整合醫療資源,優化救治流程,加大資金保障,提高接診救治能力……
“答復意見內容翔實、條理清晰。”“非常滿意!”……2023年9月22日,省政協提案委員會以“委員活動日”為契機,組織部分委員、參政議政人才庫專家,圍繞“完善物業服務管理、促進和諧社區建設”等有關小區物業管理方面的政協提案開展集中督辦;
結合“9·21委員活動日”活動,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圍繞若干民生類提案開展提案辦理協商,邀請同類提案者與承辦單位負責人面對面協商,力促把為民服務實事辦好;
西安市政協圍繞“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議題召開月度協商座談會暨重點提案督辦會,就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完善人才隊伍建設等積極建言獻策;
銅川市政協圍繞吳慧鋒等6位醫衛界委員聯名提出的《關于開展急救白金十分鐘知識和技能培訓的建議》的提案,組織提案者、部分委員走進景區、學校和醫院,就AED安裝培訓情況開展專題調研,“面對面”進行提案辦理協商;
……
一年來,我省各級政協通過推動落實民生實事、辦好“民生小事”,在多個民生領域交出厚重成績單。這一件件提案、一條條建議彰顯委員為民情懷,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深入基層厚植為民情懷
“聽說今天有專家來義診送藥,我們一大早就來了。”2023年9月15日一大早,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村民老張兩口子就趕到鎮衛生院,和大伙一起等候委員和專家們的到來。當日,省政協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聯合省人民醫院部分科室專家前來開展“9·21委員活動日”免費義診活動,并向鎮衛生院捐贈藥品。
2023年9月21日,我省各級政協緊扣“凝心聚力譜新篇 感恩奮進做示范”主題,發揮各自特色優勢,組織政協委員開展走訪慰問、調研視察、健康義診等惠民活動。臨潼區政協組織委員到困難群眾家中走訪慰問,送去慰問金及慰問品,幫助他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定邊縣政協組織委員走訪慰問特殊教育學校師生、孤寡老人、困難家庭群眾;鳳翔區政協帶領4支“愛心小分隊”深入困難群眾家中走訪慰問,詳細了解家庭生活狀況,并向村委會捐贈辦公物資,為村民發放常用藥品和開展免費義診……
“越是深入群眾,就越能發掘履職的新方向、建言的好選題。”一位參加活動的委員袒露心聲。委員們表示,“委員活動日”更加突出服務群眾、凝心聚力,彰顯了“人民政協為人民”的使命擔當。
據統計,“委員活動日”前后,我省各級政協共開展活動3211場次,群眾真切感受到“委員就在身邊,政協離群眾很近”。
小小委員工作室,為民解憂大平臺。在城鎮社區建立委員工作室,是省政協在全省政協系統推出的創舉。委員們在這個大平臺上,履職更接地氣,服務群眾頻次更高。
心系發展、情系民生,全省各地委員工作室引領委員深入基層、服務民生,把履職為民服務品牌擦得更亮——
省政協經濟委員會指導西咸新區委員工作室和秦商總會委員工作室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助企紓困解難,深入企業開展“微協商”;
西安市政協通過委員工作室打造學習、履職、聯系、聯誼“四個平臺”,積極服務社區群眾;
延安市政協發揮“入室委員”專業優勢,開展義診、送教、文化下鄉等公益活動;銅川市政協以“三進”模式,積極推動委員工作室進黨派、進鄉鎮、進企業,收集社情民意信息;
……
一年來,遍布在全省各行業、各領域的1298個委員工作室通過開展學習宣講、走訪調研、收集民情等活動,推動履職工作“動起來”“實起來”“活起來”,成為閃耀在三秦大地上的一抹政協亮色。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