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財政支持服務民營經濟七大行動,梳理匯總78項財稅政策編印成冊;
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授予采購合同402億元,占合同總額的83.4%;
支持做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衛生健康人才培養、醫療機構能力建設;
……
2023年,陜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8%,超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持續加力提效,惠企利民取得實打實的效果。
聚焦關鍵領域 優化政策供給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陜西航天泵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三分之一的產品銷往海外。近幾年,該公司不斷拓展市場,發展成為石油產業鏈上游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這些年,財政資金有力支持了公司發展。”陜西航天泵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忠燦說,每年享受到上百萬元的資金支持,有效緩解了公司流動資金緊張的局面。
為破解科技型企業成長困境,陜西持續加大資金統籌力度,著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和民營經濟做大做強。2023年,省財政廳制定支持科技創新發展36條財稅措施,安排中小企業專項資金10.8億元,支持中小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舉辦民營經濟專精特新企業家和財務管理人員培訓班,聯合省科技廳舉辦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架起面對面溝通橋梁。
省財政廳資產管理處處長馬騁說,去年以來,省財政廳開展財政支持服務民營經濟七大行動,梳理匯總78項財稅政策編印成冊,全力為民營企業成長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去年10月,林忠燦跟隨省財政廳、省工信廳牽頭組織的企業家培訓班赴廈門參觀學習。回到西安后,他便緊鑼密鼓地開始邀請第三方對公司進行數字化診斷,并制定數字化改造實施方案。林忠燦說,僅前期開展第三方診斷,財政就支持了一半資金,為公司開展數字化改造增添了信心。
紓困幫扶中小微 添動力穩預期
陜西鑫科宇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咪娜說,去年公司中標了一個政府采購項目,但臨時出現大額資金缺口。多虧“政采貸”幫助企業順利從銀行申請到1000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去年初,省財政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有關事項的通知》,從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降低政府采購交易成本等5個方面,明確15項具體措施,構筑起“陽光高效”的政府采購營商環境。
為全力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省財政廳將面向中小企業預留采購份額從30%提升至40%,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價格扣除優惠比例至10%到20%,并推出“政采貸”產品為企業提供政府采購合同融資。2023年,全省授予中小企業采購合同402億元,中小企業成為政府采購惠企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針對小微企業輕資產貸款難、轉貸續貸成本高等問題,省財政廳積極開展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用好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對符合條件的貸款發生風險后給予最高50%的風險補償,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
一系列有溫度的財稅政策逐漸顯效,為廣大中小企業增訂單、添動力、穩預期。
辦好民生實事 持續增進百姓福祉
26歲的李萌是西安市工會老年護理院的一名養老護理員。去年底,她準時收到一線護理員專項補貼6000元。
“按照政策標準,我每月可以拿到500元的專項補貼。”李萌說,“一線護理員福利待遇越來越好,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職業選擇。”
“一老一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陜西財政積極探索建立基本養老服務經費供給長效機制,有效提升“一老一小”的健康管理水平。2023年,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64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提高到年人均89元。
聚焦群眾關心、社會關切,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堅持辦好民生實事,持續增進三秦百姓福祉。
——堅持用好用足就業補助資金,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和穩崗返還政策,支持企業穩崗擴崗;
——嚴格落實“兩個只增不減”,足額保障生均經費,支持改善辦學條件和師資建設,推動基礎教育鞏固提高、職業教育提質培優、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長城、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
……
好政策重在落實,新的一年怎么干?
提高財政資金效益和政策效果,讓資金花在刀刃上。2024年,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陜西財政將進一步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加大財政投入,優化支出結構,增強經濟活力、增進民生福祉,有效提高財政資金績效、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防范化解風險、保持社會穩定,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貢獻財政力量。(記者 蘇怡)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